目前分類:親職教育文章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7大要點 教爸媽選幼兒園

     每逢六月,想讓寶貝過完暑假開始上幼兒園的爸媽,大都忙著物色學校。好的幼兒園可以幫助孩子順利踏出團體生活的第一步,奠定未來學習的基礎,所以選擇幼兒園也就格外重要。到底幼兒園該怎麼選擇呢?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提供7大要點 教爸媽選幼兒園。

      選擇幼兒園時,除了考量是否立案、交通便利性、費用、口碑因素之外,爸媽該如何在短暫的參觀過程中,看到重點、做出正確的選擇呢?以下有幾個提問或觀察的要點,可以幫助你挑選出較優質的幼兒園。

要點1:教育理念和特色是什麼?

爸媽可以詢問園所的教育理念與特色是什麼?他們培養出的孩子,擅長的部分在哪裡?這樣的理念,跟你的教養觀念是否吻合。

要點2:老師和孩子相處時的態度如何?

園所的老師們,應該都要具備合格幼教師或教保員資格。爸媽還可以觀察學校的老師:他的表情、態度是不是具有親和力?和孩子講話時,講話的音量、措詞和語氣如何?會不會配合孩子的高度,彎腰或蹲下來說話,還是都站得遠遠的大聲呼喊孩子?另外,你可以詢問園方:「當孩子犯錯時,老師會不會處罰孩子?如何處罰?」考量這樣的處罰方式是否合宜,會不會對孩子的自尊和身心發展造成傷害。

要點3:教室和上課的氣氛如何?

參觀教學活動時,留意老師上課時,孩子的神情投入嗎?看起來是快樂自在的、還是很緊張、不太敢講話;都是老師單方面的教導,還是孩子常常可以回答問題、參與老師的話題?是否有用遊戲或其他較活潑的方式來進行課程?

觀察教室裡擺放的玩具、材料、書籍是否豐富?看起來零零散散的話,孩子接觸到的學習資源自然就很少。如果還有其他才藝課程或附加課程,不妨看看學習的課表,有什麼內容?是否兼顧各領域的均衡發展?

另外,從教室內外呈現的孩子作品也可以略窺端倪,比方說,作品看起來是都一樣或各有特色?太過一致的作品,代表老師的教學可能較沒有啟發性,也不重視孩子的個人特色;作品是孩子味道或是成人手法?較成人手法的作品,表示老師的教導比較多,而孩子的思考空間較少。

要點4:孩子活動的空間夠嗎?

觀察環境與設備時,可以先感覺整個環境給你的感受如何?感覺舒適、明亮、通風、有生氣的環境,孩子在裡面生活和學習,學習效果自然會較好。接下來,觀察孩子在園所中活動時,空間是否足夠,還是有點擁擠?詢問孩子在哪裡做體能活動?有自己的體能遊戲場或附近有公園的園所,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要點5:衛生與保健設備管理得宜嗎?

園所的廚房、廁所在整體上是不是乾淨、明亮?地面是否乾躁、止滑?廁所是否備有擦手紙或個人擦手巾?孩子的漱口杯、牙刷看起來乾不乾淨?玩具是否定期清洗……從這些細節,可以觀察出園所是否重視衛生設備、用品的清潔管理。

另外,還可以詢問:園所是否有保健室或保健床,讓孩子生病時休息?各班級是否備有醫藥箱?有無定期幫老師、孩子做健康檢查?幼兒發生意外傷害時,園所會如何處理?

要點6:園所是否注重環境安全?

幼兒園的環境安全,也需要爸媽的特別留意:觀察教室的地面是否平整?廚房門的上方是否有防止幼兒進入的門閂?樓梯間、遊戲設備、銳利的桌角、活動動線上的柱子,是否有加裝防護設備(如:安全網、護角、護條……)?園方是否有定期做環境安全檢核?

要點7:有什麼親師溝通的管道?

爸媽還可以詢問,這個園所和家長溝通的管道有哪些(如:親師會、聯絡簿、電話……)?每個學期會安排哪些親職活動給家長呢?孩子入學後,家長可以透過什麼方式,知道怎麼解決你對孩子在校狀況的疑惑。

建議爸媽在挑選幼兒園時,透過這7個要點,找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幼兒園。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覺統合的迷失

                                                                     作者  亞東醫院復健科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只要提到早期療育或是兒童潛能開發,就一定會聽過『感覺統合』。『感覺統合』這四個字比起『職能治療』,更容易讓家長了解。『感覺統合』治療照字面上的解釋很容易,就是提供所有感覺器官的活動給孩子,孩子的能力就會進步了。大多數的家長都可可朗朗上口。但是『職能治療』是什麼呢?恐怕沒有幾個人說的出來。久而久之,大家就會將『感覺統合』和『兒童職能治療』畫上等號。

大多數的家長甚至於其他的醫療專業人員會認為孩子到醫院做職能治療就是在接受感覺統合治療。看到孩子走走平衡木、跳跳格子就是在做感覺統合。感覺統合不只是在訓練動作而已,採用感覺統合介入動作的問題,是不會讓孩子做重覆的動作訓練,感覺統合治療不是在上體育課。而是會多提供很多動作所需要的基礎感覺刺激,像是前庭覺或本體覺…等等,來改善孩子的動作問題。讓孩子做黏土或是夾夾子的活動,也不是在做感覺統合,而是在進行手功能訓練,讓孩子的雙手可以更靈活。治療師可以提供的治療方式策略不是只有感覺統合一種而已,而是有好多種的介入的方式。就像是醫生不會只開一種藥一樣。

感覺統合治療很容易被誤用或誇大的。例如:針對確定有智能不足的孩子,只做感覺統合是不會提升孩子的智力,但是接受感覺統合治療是可以協助孩子,維持較佳的學習狀態,讓孩子可以更有效的學習,因此還是要配合其他的認知訓練或特殊的學習策略,才會讓孩子進步。常常就被誤認成接受感覺統合治療,智能不足的孩子可以提升智力;甚至於被誇大聯想成,針對一般的小孩,接受感覺統合治療的話,功課成績就會大幅進步。其實感覺統合沒有那麼厲害的!

    需要接受療育的孩子問題大多是注意力、動作協調、學習能力及情緒障礙…等等。而這些問題的成因相當的複雜,也不容易釐清。例如:學生上課不專心,可能的原因有太多種了,聽不懂、沒睡飽或是上課太無趣…等;孩子不喜歡寫作業,可能的原因也是很多種,功課太多、握筆姿勢不佳或是環境干擾太多…等等。

這些問題不一定都是感覺統合失調所造成的。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或是該提供什麼樣的治療方式?這是需要專業人員細心的抽絲撥繭慢慢找到可能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的。並非所有孩子的問題都可以用感覺統合來解釋或處理的。這一點是家長必須要清楚了解的。

而感覺統合治療有沒有效呢?更是眾所紛云。就如同以上所說的,如果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所造成的障礙,而接受感覺統合治療當然是有幫助的;但現在太多家長或是專業人員很輕易的將孩子的問題或障礙都歸咎於感覺統合失調所造成的,然後讓孩子去接受感覺統合治療。如果是這樣情況,那感覺統合治療一定會讓人失望的。

感覺調節失調可能會造成孩子動作、學習及情緒的問題。但是有這些問題的小孩,不一定是感覺統合失調所造成的。兒童職能治療師可以提供方式來改善孩子的問題,並不是只有會處理感覺統合失調的小孩。

文章發表於媽咪寶貝雜誌專欄中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懂數字的數學家~三歲孩子的數概念

 

小琪正欣喜若狂地數著手上的巧克力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哇!數得好準確!)一旁的媽媽聽了好高興,忍不住問小琪:「你手中有幾顆巧克力糖呀?」小琪回答說:「五顆。」媽媽好緊張地接著說:「你剛剛數不是有八顆嗎?怎麼變成五顆了呢?」小琪一臉納悶地說:「我-不-知-道。」

的確,孩子會數算並不表示他具有數概念,只有在幼兒瞭解「基數」概念以後(即以數算時的最後一個數名代表集合的個數),才能正確地回答「幾個」(how many)的問題。

數概念的形成及學習方法
依自然數的順序數出「一二三四五...」,就是唱數。唱數是幼兒發展「穩定數名順序」的唯一途徑,也是幼兒學習數算的基礎。平時讓孩子唸一些可愛的歌謠,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一枝筷子輕輕敲,兩枝筷子裡外扒...」;或者是透過玩遊戲,如:捉迷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躲好了沒有?」等,都是趣味化學習唱數的好方法。

其次,從一開始一個一個數算,學習數名與實物之「一對一的對應」是合理性數算的開始。透過正確的數名唱數,並與實物進行「一對一的對應」,幼兒逐漸瞭解每個實物只能有一個數名,漸而發展出「數量與數名的聯結」。另外,一些童謠用實物來數算,也可幫助幼兒「基數」概念的發展,例如:父母可用綠色橢圓形的雪花片代表冬瓜,藉由「冬瓜冬瓜兩頭開花,一個冬瓜、兩個冬瓜...總共十個大冬瓜」,教導幼兒邊念邊排。

不需要認識數字的數算練習
在數量、數名與數字三角模式的數概念學習過程中,「數量與數名的聯結」是學習數概念的首要步驟,其次是「數字與數名的聯結」,最後是「數字與數量的聯結」。

三歲幼兒尚不需要認識數字,只要多練習「數量與數名的聯結」,就可成為偉大的數算家了。藉由以下的具體操作實物,可幫助幼兒學習「數量與數名的聯結」:

1.十個手指頭
  我們的十個手指頭是最方便操作的教具,教師或父母可任意組合,舉出幾個手指頭讓幼兒數算,如:伸出左手的大拇哥與小妞妞,右手的二拇弟、四小弟與小妞妞,問孩子:「總共有幾個手指頭?」或是要求幼兒用各種組合方式,依指定的數目舉出等量的手指頭。
  
2.可套接與拆卸的教具/玩具
  如接接小方塊(Unifix cubes)、
接龍小方塊(Interlocking cubes)、雪花片、串珠等,讓幼兒一邊套接一邊數算,而數算的最後一個數名,就是集合的總數(基數);然後再讓幼兒一個一個拆開,一邊拆一邊數,也可以對數算的結果加以驗算。

以不同的排列型式強化幼兒的數算能力
當幼兒的「基數」概念建立以後,幼兒就會用「手指點算」的方法,一個一個的來數算分離量實物;但要特別注意,幼兒常會發生跳過某物未數算或重複數算的錯誤情形。

幼兒數算分離量實物的排列型式,始於「一列式」的排列(與套接相似),其次可採用「成對式」排列,或骰子、撲克牌的點數排列,幫助幼兒發展「速認」能力(即不需數算,就可以一眼看出集合的個數);另外,提供幼兒數算相同個數的各種排列型式,也可間接發展幼兒的「數的保留概念」。

數算能力的發展先於數字的辨識
父母應於日常生活情境中盡量提供幼兒數算的機會,以奠定幼兒穩固的數算能力。因為數量與數名的聯結,是幼兒日後學習數字意義的先決條件。父母切勿急於讓幼兒辨識數字,以免干擾幼兒數概念的形成,埋沒了這群天生的數算家。

本文引自:信誼奇蜜育兒gogo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能安靜地聽我念書嗎?──寶寶的聒噪好動是學習閱讀的起點
                                              (文/李坤珊︱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嬰幼兒閱讀專家)

「孩子不能安靜的聽我念書,不是扭來扭去,就是一直插嘴,怎麼辦?」你擔心著寶寶的閱讀起跑點,似乎走岔了。其實,嬰幼兒與你共讀時的「聒噪」和「好動」,是他們學習閱讀 (Learn to Read)的起點喔!

10個嬰幼兒中,大概有8個,在聽成人念書時,不是扭來扭去、坐不住或起來蹦蹦跳跳,就是七嘴八舌搶著說話和插嘴、或急著翻書。剛開始時,成人大都能耐著性子,等著寶寶回到身旁、停止或者說完話。可是,一旦成人的耐心用完了,結局通常就是不歡而散。

你可能會假設:「是他們對圖書沒有興趣嗎?」因為你以為小小孩跟你一樣,對有興趣的事物,應該會是「身入其境、凝神靜氣」來欣賞。你或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的念書技巧不夠好?」因為你認為一旦擁有生動的說故事技巧,小小孩應該就會聽得「如癡如醉、鴉雀無聲」。

寶寶安靜並不表示專心

沒錯!凝神靜氣、鴉雀無聲,是專心的指標之一。但那樣的指標,並不適用來指認3歲前嬰幼兒的專心程度。由於3歲前的孩子,必須靠著不斷的肢體互動,來了解周遭的事物、來建立「檔案」。所以能「動手動腳」,才有學習這檔子事。比如說,同樣都是聽大人念一本關於小鴨子的故事,但是:

  1 歲的孩子:會想站起來去拿自己的小鴨子
  2 歲的孩子:會一直要摸書中小鴨子、學小鴨子叫
  4 歲的孩子:會問問或推測有關小鴨子的事
  6 歲的孩子:會先聽完整個小鴨子的故事
  以上這些反應,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

是的,我們1、2歲的幼兒得以「動手動腳」來了解「書中所說的」和自己「已經知道的」,有什麼樣的關係;他們也須以「七嘴八舌」來弄清楚「從書中看到的」和自己「經驗過的事物」,為什麼會一樣或不同;他們更需要「扭來扭去」,讓生理得到平衡。當然,他們也得借助「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因為他們對「所了解的」多於「所能表達的」。

所以你可別忽略這些反應喲!動手動腳、七嘴八舌、扭來扭去和各種肢體動作,就是1、2歲幼兒「專心」與你共讀的方法和反應!而且對他們越是不熟悉的書,這樣的反應就會越頻繁和越強烈。所以,共讀時孩子「安靜」並不表示「專心」!

閱讀是需要學習與指導的

有一點我們必須瞭解的:「閱讀」的學習,需要有人在嬰幼兒的周圍,持續地與他進行口語和動作上的互動,讓他逐漸了解「書是什麼?」「書從哪兒開始看?」「書裡面有些什麼?」「圖畫和文字有什麼功用上的不同?……」這些你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對孩子來說,可都是陌生和嶄新的!

不具備上述那些最最基本的「常識」,小小孩就沒有立足點進到下一步:能投注於內容、與內容產生個人化的內在互動、和逐漸解碼文字的規則。而上述那些最最基本的「反應」不被了解,嬰幼兒也很難建立起與你共讀的喜悅。就跟成人一樣,自己的行為老是不被接受,就會覺得動輒得咎。從趨利避害的生存原則來看,假如「看書」是一件有點兒「危險」的事,那不碰也罷!

所以當成人與小小孩共讀時,成人不該成為「主宰者」。成人應以「等待」,讓孩子有時間以動作、眼神、或話語來反應自己的瞭解。成人也要以「重覆孩子所說的、加強語氣或提問」,引領孩子連結自己的經驗和書中的內容。成人更得允許低幼的孩子,有機會動動自己的身體,以平衡生理上的需求。當然,請允許孩子跳脫內容、作發散式的思惟連結。

如何建立共讀的優勢

以下列出幾個最常見的閱讀行為反應,也給爸爸媽媽一些因應原則,讓你與你的寶寶享有「知己知彼」的窩心共讀關係。但請注意的是,你得根據當時情況的不同,而選擇其中適用的建議。

共讀的反應 你可以這麼做……
扭來扭去 1. 讓孩子坐在成人的腿上,邊念邊輕輕的搖他,滿足他生理上需要的「平衡」需求。
2. 讓孩子坐在小搖椅上。
3. 將孩子的身上裹上他的小毛毯,讓他覺得「擁有自己的界線、被保護!」
4. 讓孩子手上拿著他的小毛毯或心愛的填充娃娃。
一直翻頁 1. 滿足他翻頁的需要,尤其是共讀新書時。
2. 孩子邊翻頁時,邊為他命名書中的人、事、物,引發他對內文的好奇。
3. 請孩子翻到某一頁,例如:「寶寶,你能找到鴨媽媽很著急的那頁嗎?」然後從那頁開始,讀或說給孩子聽。
4. 當共讀非新書時,可與孩子建立一個翻書的信號,例如:「當媽媽親你的頭時,你就翻到下一頁。」
跑來跑去
跳來跳去
1. 別太在乎孩子偶爾跳躍和站起來跑一跑的舉動。當身體動一動後,孩子更能專心和你一起共讀。
2. 讀到書中的動作詞彙時,請孩子依樣作動作,如此更能引領小小孩進入圖書中的內容。
3. 假如孩子一直想離開,四處跑跳,請先停止共讀,因孩子此時已失去興趣。
搶著說話 1. 在共讀新書時,先帶著孩子翻翻這本書,並命名書中某些事物(如:鴨子、池塘),喚起孩子已有的舊經驗,以幫助理解。
2. 當一本書共讀了幾次後,孩子會有想完成書中某些句子、或想自己邊翻邊背誦出內文的強烈需求,請允許孩子這樣做。因為從這兒,他逐漸了解到文字書寫的原則和閱讀行為。
3. 念書前,可與孩子先約法三章,在每一頁的某個地方,大人會停頓,讓孩子補白全句。

與嬰幼兒共讀時,孩子的「動來動去」和「七嘴八舌」行為,正是他們專心的指標之一。一旦你接受了那樣的指標,你就能為孩子的閱讀經驗奠下愉悅的種子。當你順著那樣的指標來引領孩子,他就有了紮實的步履,能一步步踏上理解閱讀技巧和策略的道路。

本文選自:信誼學前教育雜誌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忽略寶寶手部的發展

        作者  亞東醫院復健科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台灣俗語說︰七坐、八爬、九長牙,足歲學走路。因此,大多數的爸爸媽媽會特別注意到孩子這些的發展里程,孩子會不會爬了?會不會走了?所以會來找治療師評估治療的大多數是孩子到了該會說話的年齡而不會說話或是到一歲多了還不會走路。但是卻很少的爸爸媽媽會去注意到孩子的手部發展,往往是上了幼稚園,老師反應孩子不會自己穿脫衣褲、湯匙拿不穩、不會扣釦子、甚至於拿筆書寫或是工具的使用都跟不上其他同學時,父母親才會警覺到孩子的手部動作可能會有落後的情況。

    手的發展比起腳的走路發展,更需要大腦各種感覺系統的配合協調,才可以完成動作的表現。有學者說:手部的發展可以反應出孩子的智能。手要有完美的動作表現,是需要大腦將來自肌肉關節的體感覺、皮膚的觸覺以及視覺…等,各種的神經訊息做整合協調,才有辦法完成的。就舉(嬰兒拿起一個奶嘴)這一個小動作來說 : 看到奶嘴à想要拿奶嘴à伸出手臂à手指擺出適當的大小à接觸奶嘴à使用適當的力量拿起奶嘴…等。這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除了手部動作外,還要那麼多的感覺系統配合協調,只要其中的一小環節無法配合,就無法有完美的動作演出了,因此不要忽略孩子手部的發展,它可是反應著各個感覺系統的整合能力。

伸手抓握能力

    剛出生到兩個月的新生兒會有抓握的反射,任何東西放到手掌就會緊緊的抓著,這種的抓握動作是非主動性的抓握,只是一個反射動作。不要誤會嬰兒是在緊張或是會和大人握握手。兩個月左右的嬰兒會有伸手或是揮手的動作,往往大人們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揮到。此時的揮手動作是無法精準的擊中目標物,有點像是亂揮。此時手指還是緊握著,還不會用手指去碰觸東西。約到了三至四個月左右,嬰兒開始會主動的使用小拇指和第四指的掌面(尺側)去抓握物品。而四至五個月才會漸漸的使用前三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握東西,約六個月大拇指會有彎曲對掌的動作出現。七至八個月手可能會抓握兩個小物品。八至九個月會主動的釋放手中的物品(讓東西從手中掉落)、會依據物體的大小重量來調整抓握力量、會拍手以及會用食指來觸碰物品。十一個月會使用兩指捏起小物品。十二個月至十八個月會翻轉手心和手背。二十四個月會開始建立慣用手。

 

工具的操作

    三至四個月會將抓到的東西放入嘴中。五至六個月會開始敲打玩具,此時會抓握有柄的杯子、會搖晃手搖鈴。六至七個月會將小物品從一隻手放到另一隻手中、會自己拿餅乾吃。九至十個月會撕紙、會拿兩個物品互相敲打以及會拉下帽子。十一個月至十二個月會翻書、會推小汽車、會脫掉襪子、會將東西放入容器中。十二個月至十八個月會疊高約三塊積木、會拿筆亂塗鴉、會轉開瓶蓋以及會拼一片簡單的幾何圖形(形狀板)。十八個月會串一個珠珠、會畫由上而下的直線。十八至二十四個月會模仿摺紙、會拉下拉鍊以及會脫掉外套。二十四個月至三十六個月會使用剪刀,但不一定會用的很好,會畫叉叉、會疊高約九塊積木、會接住一顆大球以及會穿鞋子。三十六個月至四十八個月會仿畫出正方形和圓圈、會畫人頭、會打平結、會組裝積木、會使用剪刀將紙剪成兩半以及會拆組扣子。四十八個月至六十個月會寫簡單的字、會剪圓形、會畫出菱形、穿鞋不會穿錯腳以及會用筷子夾菜。

仔細想一想,我們的手會做的事情竟然是那麼的多,許多的事情是靠著我們的雙手完成的。因此,如果父母親們可以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多點注意或多刺激孩子手部的發展,就會提升孩子的生活操作能力。

 

 

文章發表於媽咪寶貝雜誌專欄中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才能不生氣 ─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孩子雖然有時像小天使般可愛,有時卻又頑劣固執得像個小惡魔,教爸媽頭疼不已。當孩子實在是太過份時,再怎麼理智的爸媽,也很難不被激怒。這裡提供幾個小祕訣,幫助爸爸媽媽以和平的方式圓滿解決問題。

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

避免老是以大人的權威命令孩子這樣那樣,讓孩子有機會作選擇,覺得自己意見被尊重,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他「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澡?」本來兩者都不想做的孩子,可能就會勉強選擇一種。

尋求其他解決之道

當孩子想做一件會引起麻煩的事時,不要直接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在廚房蓋積木城堡,建議他到客廳去玩,因為在那裡可以蓋更大更豪華的城堡。

聽孩子說內心的感覺

氣極了的爸媽,往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試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的感覺,或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例如孩子欺負弟妹,可能只是因為害怕弟妹搶走爸媽的愛,所以想引起爸媽注意而已。

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外,爸媽也要在實際情境中教孩子道理,孩子才會愈來愈懂事。例如,孩子搶弟妹的玩具,問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你會不會不高興?」,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

讓孩子嚐到自己行為造成的苦頭

在無大礙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例如,孩子堅持繼續玩不吃飯,屢勸不聽後,就別勉強他;當他自己餓了要求吃飯,告訴他「你說不吃的,我們就全都吃完了啊!」先讓他餓一陣子,再拿東西給他吃。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就會知道準時用餐的必要。

以有趣的方式轉換衝突情境

爸媽如能發揮幽默感,不但能讓自己不生氣,也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態度。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時,爸媽可以說:「我們來試試一種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齒,你刷我的牙齒好不好?」

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有時和孩子談條件、彼此各退一步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天色已晚,孩子還不願意離開遊樂場,可以和孩子協議再玩三次溜滑梯就回家。

稍作讓步

爸媽稍作讓步,通常可以立即解決問題,不過這種方式只能偶爾為之。例如,孩子吵著想睡覺,不願意刷牙,爸媽可以說:「好吧!既然今天你這麼累,就不要刷牙好了,可是只有今天喔!」

暫時離開,直到自己平靜為止

極度忿怒的爸媽,可能無法理智處理問題,此時最好先離開一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點其他事,例如打電話給朋友、聽音樂等,暫時不想孩子的事。等自己平靜以後,再來解決問題,和孩子好好談談。

修正自己的期望

有時換個角度想,孩子年紀小,好動、固執、健忘、沒耐性、自我中心、異想天開,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不要太苛求,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本文選自:信誼奇蜜育兒gogo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閱讀流利,讓大腦更活化

神經學家認為,大腦中並沒有閱讀中心,閱讀是靠大腦的很多區域合力來完成任務,因此要練習久了才會熟練。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是讓他擁有一輩子可用的好工具。

一位家長在我演講完後到講台前來問:「新加坡為什麼要求父母在孩子18個月大時,就要唸書給孩子聽?他又聽不懂,唸了不是白唸嗎?」很多父母臉上也有同樣疑惑的表情。其實只要是教孩子,都不會白費力氣的。

說話是本能,閱讀靠習慣

對人類來說,人從兩腳直立行走,站起來的力量將喉頭拉下來一些,增加了共鳴箱的長度後,人就開始說話了;但是文字的發明才五千年,歷史太短,短到來不及登錄到我們的基因上,因此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既然是習慣,當然就要從小培養。

我們知道把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裡,沒有人教他說話,他會說話;把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裡,沒有人教他閱讀,他是文盲,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是演化來閱讀的,但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是個快速吸取資訊的方式,實驗上已知看是聽的三倍速度,所以我們要及早讓他的大腦習慣處理文字訊息。不過新加坡的親子共讀是唸故事給孩子聽,不是教他認字,更不是要他寫字,只是培養孩子專心,訓練他的注意力廣度,寓教於樂而已。

閱讀讓孩子懂得生動比喻

美國的研究者從同一社區中,找到兩組5歲的孩子,他們父母的教育程度都相似,社經地位相同,一組是父母在過去的兩年中有唸書給孩子聽,而且一週至少5次,另一組是沒有。實驗的作法是請孩子說一個有關他自己生活的故事,如他的生日派對,去動物園玩的經驗等等,然後請他假裝唸一本故事書給洋娃娃聽。結果發現兩組有顯著的差異:父母有唸書給孩子聽的那一組,不但文法程度比較深,用的句子比較長,還會用相關子句,而且他們用的「書面語」(literary language)比較多。

故事書,不論多淺,用的語氣還是跟口語不同,比如說,故事書開頭會用「很久很久以前」,而一般說話不會如此。孩子聽多了書面語,不但增加他們的辭彙,語法的應用,也使他們比較容易了解大人所說的話。故事書中常會用到很多的比喻,如「像玫瑰般的臉頰」、「像瀑布般的長髮」,這種口語中很少見,但是卻可以透過故事內容讓孩子了解比喻的用法,增加他對比喻生動性、活潑性的了解,同時他也學會可以這樣用,這對他的作文很有幫助。

孩子閱讀流利,大腦更活化

實驗也發現大腦會因閱讀而發展不同。華盛頓大學的神經學家發現:孩子閱讀時,所活化的大腦區域跟成人不一樣,當孩子逐漸變成流利的閱讀者時,大腦血流量的圖就越來越趨近成人的圖。初學者在閱讀時枕葉(視覺皮質)大量活化,在枕葉與顳葉交會的梭狀迴血流量也增加,而且是兩邊腦都如此,他們還動用到額葉和運動皮質區,他們用得最多的是角迴及頂葉、顳葉、枕葉交會處的supramarginal gyrus,因為這是聲音、視覺訊息、字形、字義各種訊息交會的地方。當然布羅卡區、維尼基區這種語言處理的地方早就活化起來。

神經學家認為大腦並不是演化來閱讀的,文字發明後,大腦被賦予處理人為訊息的任務,它就召集原本處理臉型、外界物體形象的部位,勉為其難的達成任務。因此大腦中並沒有閱讀中心,它是很多區域在有任務時,抽離原來工作,合力來完成新任務,所以要練習久了才會熟練,才能一聲令下,各個單位都來各就各位幫忙。

Tufts大學的吳爾芙(M. Wolf)教授認為人會閱讀是個奇蹟,因為大腦不是演化來閱讀的,她說:「閱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閱讀。」現在有很多的證據顯示,大腦會因外界需求改變內在神經的連接,父母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幫助孩子大腦發展的機會。

唸書給孩子聽,創造快樂時光

孩子縱然還小,不是聽得很懂,但是他會知道閱讀是一個快樂的時間,父母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父母唸書的抑揚頓挫對他來說就像音樂,他會努力想知道父母在說什麼,努力代表主動,主動會增加他神經迴路的連接,會快速的增加他的辭彙,方便早日跟人以語言溝通。孩子若能正確的表達出他的意思,就可以減少被人誤解,所問非所答的挫折感(這是No Chinese全美語幼稚園孩子情緒挫折最大的原因)。

中國人一向功利,好像做一件事一定要看到成效,其實很多好的事情不是馬上看得見成果的,就像人生重要的事,不是考試考得出來的一樣。英國作家高登(Rumer Godden)說:「當你學會閱讀時,你等於重生一次,你再也不會感到寂寞了。」這句話真是非常的對,給你孩子這個永遠不寂寞的工具吧!

作者:洪蘭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小學前必備的生活能力

 

  再過不久,小一新鮮人就要進入小學就讀,從此踏入正式的學程了,換句話說孩子必須具備更多新的能力,以適應團體生活的要求。小學與幼稚園有許多地方不相同,比如要穿制服、要寫作業、上課時間還不能亂跑……這麼多新規矩小新鮮人有辦法學會嗎?家長們又可以做什麼預備工作,來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呢?

學會過馬路
  如果孩子以後將走路上、下學,那麼便可以從教孩子認識每天上學的路線開始。除了提醒孩子行的安全之外,此時也是訓練孩子自己過馬路的好時機呢。爸媽在選擇練習上下學的路徑時,應將安全考量擺在第一位,勿帶孩子走暗巷或偏僻的捷徑。訓練孩子過馬路時,父母可以先示範在十字路口該如何停、聽、看,然後牽著
孩子的手走一遍,最後再讓孩子自己判斷情況,若正確,便讓孩子牽著手過馬路;若判斷錯誤,家長除糾正外,還必須把理由說清楚。
  提醒家長,在教導孩子辨識交通號誌時,只告訴他紅燈行、綠燈亮是不夠的。事實上,當號誌剛轉換時,反方向車道還不時會有車子衝出來,這是兒童上學最須注意的地方。不過,其實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孩子過馬路的問題,因為每天上、下學的時段,在重要的十字路口,都會有導護老師和愛心家長來協助孩子們過馬路的。因此,教導孩子聽從導護老師和愛心家長的指揮,也是教孩子學會過馬路的重要訣竅之一。

做好「自己的事」
  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是小一新鮮人要面對的挑戰之一,對小學生而言,重要的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衣服、收拾書包、整理書桌及文具等。父母常會對孩子說:「自己穿衣服!」、「把你的書桌整理乾淨!」但對孩子來說,大人這些籠統的口令,孩子往往僅能模糊的接收,而無法確實瞭解。以收拾書包為例,父母不妨先教孩子如何將書、文具分類,或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能有所遵循,進而養成好習慣。
  此外,能不能分辨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也是孩子要學會的。因此剛開學時,家長可以幫孩子將教科書或文具貼上標籤,避免孩子丟三落四的。責任感的養成,其實就在這些每日瑣事中,像是準時上學、完成功課、記得帶作業等,父母應讓孩子覺得那些都是自己份內的工作,既使沒有媽媽鬧鐘的耳提面命,孩子也能自我要求。

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與困難
  小學新鮮人另一項很重要的自理能力是:會上廁所。家長可能覺得孩子的大小便訓練早已完成了,沒什麼好擔心的,然而事實上小學老師們卻經常遇到出現如廁問題的小朋友。家長可能很納悶,為什麼孩子在學校會憋尿甚至尿褲子呢?
  仔細深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發現原來是因為學校的廁所大多是蹲式的,或是擔心廁所不潔,孩子用慣了家裡乾淨的的坐式馬桶,到了學校還需要從新學習蹲式馬桶的使用,或克服怕髒的心理障礙。因此,父母不妨在開學前後,和孩子一起試用學校廁所,並避免對學校廁所有太多負向的評論。
  有些孩子則是不敢表達或說不清楚自己的需求與困難,而造成尿褲子的問題。小學一堂課40分鐘,有些孩子因為下課玩瘋了,忘了去上廁所,到上課時才感覺到尿意,已經憋不住了。因此在開學前,父母便須告知孩子,若急著想上廁所,應告訴老師,並教導孩子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狀況。此外上課時間,廁所人比較少,最好也請同學陪孩子一起去。若父母能提早發覺這些生活上的差異,先做好心理準備和及早訓練,便可以減少孩子適應不良的問題呢。

能夠「坐得住」
  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同樣困擾許多家有小一新鮮人的父母。由於上小學後,孩子每節課必須安靜坐上40分鐘,因此在開學前,家長可運用一些方法加長孩子的專注力。例如:給孩子一些有趣的讀物,像是自然、人文、生態或歷史漫畫書,均是不錯的素材。在進行時,爸媽可以陪孩子讀故事書20分鐘,再做親子對話遊戲20分鐘,或一起在電腦前看光碟、玩電腦遊戲、做趣味的科學實驗、拼圖遊戲等,都是提升專注力的好方法。孩子的學習需要大人的關心,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全程參與,相信都有助孩子專注力的延長。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規律的作息,也可讓孩子每天精神飽足、注意力容易集中。上小學後的生活作息和幼稚園時大不相同,例如到校的時間較早、放學回家後還有家庭作業要完成等,家長可以從現在就開始慢慢調整孩子的作息。由於各校的時間表都不大相同,因此父母可以先瞭解學校規定的到校時間,再倒推出孩子每天應該起床和入睡的時間,並從現在就開始調整全家人的睡眠時間表。
  充足的睡眠和營養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因此除了要求孩子早睡早起之外,每天早上為孩子準備好營養早餐也是很重要的。家長需要依照起床梳洗、早餐所需的時間,來規劃每天的時間表,否則,當時間安排過於匆促時,必定會成為親子間起衝突的引爆點。
  最後要提醒父母,孩子要上小學了,家長也需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與心態,以身作則,並配合學校的教學,陪孩子一塊兒學習與成長。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太容易受挫折?

 

媽媽,你幫我弄啦!」「哎呀!我不要玩了啦!這不好玩!」「老師,這個我不會,你幫我弄…」

  不論孩子在要求他人幫忙時,是真的不會,或是偷懶不願,我們都應該適時訓練他有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那不只是針對這一項問題尋找解答,而是在往後面對問題時,所必須建立起的態度。

  而要教孩子克服、解決問題的首先,必須先教他面對困難。那麼,什麼樣才算是面對困難呢?

別跟孩子搶事情做
  不難發現,當孩子做事情動作慢、或遲遲無法成功時,我們總會很心急插手,而且還不斷叨唸「這麼大了還不會弄」。可是自己卻沒發現,其實這正是在剝奪孩子面對、與學習的機會呢!這就像一直以來說:「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的道理一樣。而且跟孩子搶事情做,會造成的另一個問題,是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心--那種感覺,就像一事無成!因為,當他發現自己不管做什麼事,都免不了一陣叨唸及修正,便會開始對所有不熟悉的事物「興趣缺缺」;也就更別期待他可以從過程中獲得成就。影響之大,不但是讓孩子在面對事物及問題時,會裹足不前;就算面對了,也沒有解決的勇氣!因此,如果真希望孩子正視問題、解除障礙,那就別跟他搶事情做!

你不會?那是當然的!
  遇到挫折是必然的。因此,當孩子碰到阻礙時,千萬不要在旁火上加油,例如一直說:「怎麼不會弄?自己去想?連這個都不會嗎?」對孩子來說,這壓力,這負擔實在太大了。因為根本不會有人所向無敵、樣樣精通的吧!所以,我們可以首先正面肯定他的問題,說:「嗯!這的確比較麻煩。你不會?那很正常呀!而且,我很高興你提出問題問我唷!」再來還可以說:「你覺得是什麼地方出問題了?我覺得好像是這裡,還是你覺得呢?」不急著直接說答案,因為我們希望孩子可以自己找出問題,然後解決。所以,先肯定問題存在的真實性,讓孩子知道:不會,是正常的;而想不出來,也不表示自己很笨或不好;只是需要多試試!所以,一起來試試吧!

慢慢來,不急!但要做完!
  堅持,是做事的基本態度。或許需要花一些時間,但還是讓孩子有機會完成它。因為完成工作的感覺,會很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會願意下一次的嘗試。當然,結果也不見得是完美;這時我們更需要讓孩子了解,只要堅持到底,就是成功的表現!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爭吵引導是非觀

小朋友相處,吵架甚至相互推打在所難免,但掛了彩總是惹爸媽心疼,就算打贏,萬一把別的小朋友打傷,也會影響人際關係。可是如果錯不在他怎麼辦?當寶貝是對的,但嚐到苦果的卻是他,要怎麼開導他?甚至,當這情況發生在親友相聚場合,可能連大人都會遲疑:如何插手才不會傷了彼此和氣?

孩子價值觀始於父母的反應

發展學家Piaget認為,10歲以前的孩子處於「道德他
律」期,無法主動判斷對錯,他們的是非價值觀,來自大人的灌輸;道德發展權威Kohlberg也強調,學齡前孩子,對於好壞、是非的判斷,完全依賴大人的反應或事情後果來決定。

當寶貝跟人家打架,爸媽劈頭便問:「有沒有打贏?」孩子可能誤以為打贏才是對的。所以爸媽除了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也要隨著年紀增長,慢慢用些兩難的開放性問題讓寶貝學著思考,譬如「有個窮人,全家都沒有東西吃,他的小孩肚子很餓很餓,最後他只好去便利商店偷東西。你覺得他這樣做對嗎?如果你是警察,你會怎麼做?」

簡單邏輯,引爆衝突

3~6歲的孩子只有一對一的邏輯簡單概念。他們只知道「插隊就是不對」,但不會去想:那個小朋友也許只是想從隊伍之間穿過,或者隊伍有點鬆散,他並不知道後面也有人等著溜滑梯,才直接插入隊伍;但是孩子很容易理直氣壯地質問對方,甚至動手動腳,而對方也未必能在第一時間就把自己的動機行為解釋清楚,就容易以爭吵甚至打架收場。

其實大人也常這樣,生氣吵架時往往各執己見,一味希望對方聽自己解釋,卻聽不進對方的理由。路見不平固然好,但請爸媽教導孩子用說的,平靜的說一句「你插隊了喔」或者「老師說不可以插隊」,可能會引起所有排隊者的共鳴,插隊的人在同儕壓力下,就只能乖乖排隊,或者改玩別的了。

一起玩,建立遊戲規則

兩個不到3歲的幼兒放在一起,他們通常會各玩各的,即使模仿對方咬玩具或者傳遞小球,都還屬於「平行遊戲」,他們並沒有「一起玩」的默契。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就要學習和友伴輪流、分享、共同建立遊戲規則,如何與同伴相處便成為上學後的重要課題。每個孩子習慣的互動模式不同,這廂在打招呼,那廂卻覺得挨揍,加上說話技巧樸拙,偶爾擦槍走火,就讓孩子去解決,但爭執不下便需要大人居中協調。


告別爭搶打罵6 tips

.多讓孩子和同伴相處
社交技巧需要學習,尤其學齡前的孩子無法抽象思考,經驗是他們最好的導師。好處是,孩子不但可以從中學習,爸媽也可以觀察到寶貝的社交問題,比較容易針對問題教導。

.先觀察,不得已再介入
當孩子和同伴發生衝突時,請爸媽不要急著介入。因為面對未來的世界,最終還是要孩子自己去面對,如果沒有立即危險,爸媽可以先觀察孩子如何應對:他的方法好嗎?他的技巧進步了嗎?面對困境,他是否發展出更多招數了呢?事後再告訴寶貝的進步、他有多棒,他會對自己產生更多信心。

.要說也要練
有時爸媽很困擾:自己明明已經很兇了,怎麼孩子卻依然故我?那是因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做爸媽實在沒法偷懶,教導孩子任何事,一定要身體力行才會見效;制止孩子打架也是,一定要走過去小心將孩子拉開。好處是,爸媽不僅能維持輕聲細語,又能達到制止的目的,而更棒的是,孩子不會學到對別人大聲斥喝。

.對事不對人
走進孩子之間扮演中間人,請記得對事不對人,更別因為對方孩子動作粗魯,就連帶否定其他優點。抱持這種態度,即使寶貝和親友的孩子產生衝突時,也不會傷到大人感情。

.教孩子自我覺察
孩子身在其中,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當其他孩子發生衝突時,爸媽可以讓寶貝當觀察者:「雖然那個小朋友打贏了,可是你看,其他人不敢跟他玩了。」或者「那個小朋友雖然被欺負,可是他知道要跑、手會舉起來擋,還懂得找大人保護自己。」

.建立正確是非觀
當孩子心情平復後,一定要讓他知道是非對錯,譬如:「勸誡別人不要插隊,這樣做很棒、很有正義感,但是你打他也有不對。」或者「你站出來指正他很勇敢,他打你是因為惱羞成怒,不代表你理虧。」最好不要教寶貝打回來,因為一山還有一山高,屆時可能傷得更重。教他用語言先發制人,而這年紀的孩子,聽到「老師說…」通常滿管用的。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孩子學會當小主人

三種場合,讓孩子學當小主人
通常孩子有三種機會可以學習當小主人:第一是親友帶小孩來訪或聚會時;第二是在特殊日子,請孩子的同學到家裹作客時;第三是平常與鄰居的孩子互相往來時。每種場合都有一些該注意的原則:

*對不熟悉的訪客,不要急著讓孩子招呼
孩子對偶爾來訪的親友及其小孩並不熟識,所以開始時不要強迫他招待客人。你可以請他在旁邊幫忙拿東西,幾次以後,孩子自然就會知道如何當小主人。平常要讓孩子參與一些簡單的家事,孩子一旦認為自己是個好助手(尤其是得到父母的稱讚),就會感到很得意,當他成為小主人時,自然會做個快樂的使者。


*安排特殊活動,要先和孩子說明或討論
如果是在特殊日子,例如:生日時專程請親友或小朋友到家裹作客,最好事先告訴孩子,讓孩子有期待感,並徵詢他︰「幫爸媽做個小主人,好不好?」然後和孩子一起計畫、安排請客事宜,配合家裹的空間和人力,讓節目及點心的安排都能適合孩子們的喜好。作計畫時,還可以視孩子了解的程度,要求孩子遵守家中一些特別的規矩(如︰吃餅乾時,記得提醒小朋友們用小盤子裝著),同時,玩具的歸架也可以列為計畫中的一部分。事先的計畫與安排,也能讓孩子有當小主人的感受。


*了解常往來的鄰居孩子習性並與家長連繫
常往來的鄰居孩子,家長間應彼此了解、聯繫,讓對方知道自己孩子的特殊習慣和行為。例如︰孩子會對某種食物有過敏反應的生理習性,讓對方家長了解後,也好為孩子消弭小朋友間「大家都喝,為什麼你不喝」的排擠。此外,也需事先了解彼此孩子的發展,例如︰某個孩子還無法握牢玻璃杯時,最好讓所有孩子都用塑膠杯,以免只有發展較緩的那個孩子使用塑膠杯,而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

父母請將主導權交給孩子
讓孩子自己招待小客人是孩子最高興的事,但是父母還要留意下面幾點,以免發生不愉快或造成不良的影響︰

*引導但不打擾
當孩子與小客人們自由地玩耍時,除了必要的協助外,最好不要去干擾他們。不過,當他們的舉動干擾到其他家人時(如︰大吼大叫、乒乓作響),你可以適時出現說︰「哇﹗你們玩得這麼熱鬧啊?我來看看你們在做什麼﹗」然後查看有無不安全的活動。在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破壞他們玩興的原則下,偶爾提醒一下,孩子慢慢會學習自主的。

*訂定清楚家中規矩
在孩子們一來一往中,我們應持以公平無私的態度。對方雖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該讚美的就立刻讚美,該勸導的也不必縱容。而家中已有的特殊規矩(如溜冰鞋不可穿著踏進客廳等),也不必在此時破例。

*分享必須出於自願
強迫分享往往會造成孩子產生討厭客人、不喜歡客人來訪的後遺症。所以,不要強求孩子把自己的東西與小客人分享。尤其是孩子最喜歡的、或很容易弄壞的物品,與其讓小客人看到了要玩,而孩子堅持「不給你玩」,鬧得雙方都不愉快,不如事先讓孩子把它收起來,拿出其他願意讓小朋友玩的玩具。讓孩子學習到,以後到了別人家裹,別人也可能會有一些東西不願給他玩。強迫分享的結果往往會造成孩子產生一種討厭客人或不喜歡客人來訪的錯覺。
別人的反應通常是刺激孩子學習的最佳催化劑,因此在家裹或幼稚園裹也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交替地、反覆地體驗客人和主人的經驗,如︰「你當外婆,我當小表哥,我們從敲敲門開始……。」大人也可以說故事的方式假想小客人來的種種可能情況,或故意扮演各種「不聽話」或「有禮貌」類型的角色,讓孩子在戲劇化的過程中體驗「怎樣才是受歡迎的小客人」或「怎樣才是個好主人」。

文章引用自http://parent.kimy.com.tw/new/keyArticle.aspx?art_id=72&g_id=3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小遊戲,大大學問!

  遊戲在兒童生活中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對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遊戲幾乎就是生活的全部。它是孩子學習的泉源,透過遊戲,孩子在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學習將來人生中必須具備的重要技能。

對三歲以下的寶寶來說,遊戲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呢?


促進感官功能的發展

 寶寶一歲前,主要都靠感官來與周遭環境打交道,如果爸媽用色彩鮮明、或會發出聲音的玩具來逗他,他就會感到高興,還會想要用手去抓。這種簡單的遊戲可以刺激寶寶視覺、聽覺、觸覺的發展。


鍛練體能,促進身體健康

 藉由遊戲,寶寶逐漸加強肢體動作的發展。從最初的坐、爬、站、走、摸、抓、搖等基本四肢動作,到能夠自由行走後的跑、跳、爬樓梯、投擲東西,再大一點則是藉玩具及遊樂設施來鍛鍊細部的肌肉發展及手、腳、眼、腦間的協調。


發展語言能力
 寶寶最初只能聽別人說話,漸漸變成可以咿咿呀呀地與大人應和;從與他人的互動遊戲中,寶寶逐步了解字詞的意義,並學習用語言說出物體的名字。當寶寶再大一點時,還可以藉由兒歌、童謠來練習更多詞語與句子。


滿足探索慾

 當寶寶能夠獨立行走後,源源不絕的好奇心開始得到解決的出口。遊戲就是一種滿足寶寶探索慾的方式,藉手的抓握、腳的踩踏,寶寶認識愈來愈多物體,也更了解這些物體的屬性。


發展智力。

 除了滿足探索慾與好奇心,寶寶也從遊戲中豐富知識,增長智慧。經由自己的探索及大人們對各種「為什麼」的回答,寶寶漸漸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也開始運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學習發展人際關係

 寶寶藉著與大人及玩伴間的互動,增進對他人的信任與親近,也可以培養友愛精神及與人合作的意願。


激發想像力、創造力

 當寶寶開始會玩想像遊戲時,藉著角色的扮演,練習做個小小編劇家。這種遊戲可以促進寶寶的思考力及創造力。


保持愉快情緒或宣洩怒氣

 寶寶如能常保愉快,對身心正面發展極有助益。遊戲讓寶寶保持快樂的心情,在他不高興時,遊戲也可以提供發洩的管道。


培養道德感

 從需與他人互動的遊戲中,寶寶可以學習遵守規則,尊重他人,並從比賽中學著面對成功與失敗。


  不要小看遊戲的價值,爸媽們不但要讓寶寶盡情玩耍,而且還要抽空陪他一起玩,因為對寶寶來說,遊戲不只是遊戲,而是最要緊的工作呢!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文章引自 http://parent.kimy.com.tw/new/article.aspx?g_id=3&id=1197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4種活動啟發孩子的語文智能

語文智能的發展有階段性,大抵言之,是由聆聽、說話,進步到識字、閱讀與寫作。對4-6歲階段的幼兒而言,因為識字有限,最適合著力的點應是包括聆聽、說話與識字能力的培養。

活動1:講故事
「為孩子朗讀」是親子之間最常見、也最溫馨的說故事形式。不必刻意,運用聲音的韻味來表現,以聲音將圖畫書中的文字化為幸福的音符,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聆聽的習慣,也可以幫助他瞭解語言和文字的關係。又因為文字和我們平常說話不一樣,孩子因此有機會接觸比較複雜的語言結構。在公園裡,我們可能會指著樹上的鳥告訴孩子這是「鳥」或「小鳥」,而書上的文字可能是「有一隻鳥站在高高的樹上」。親子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藉由親子互動和具象的圖畫,反覆的累積孩子對語音、語意、語法、語用的掌握,為孩子奠下注意聆聽、表達、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活動2:演故事
幼兒精力充沛,聽故事不夠過癮,也可以故事為劇本,自導自演一番。幼兒的想像力豐富,紙箱可以當家,幾根草可以當菜,一個人可以當好幾個人用,就可以演出許多故事。這樣的表演活動提供幼兒機會,自然而然的以自己的話語說出故事中的對白,描述故事的情節,是一種高級的語文活動,表示幼兒已經脫離鸚鵡學舌的階段,能夠用自己的話語表達意思,與他人溝通。

活動3:玩故事
「玩」是幼兒生活的重心,若與故事連結,則有相乘的效果。「老師說」這個遊戲,就很可以與故事中所提到的一些動作結合。當幼兒由故事中學到一些動詞,例如:灰姑娘「一邊跪著擦地板,一邊唱歌」、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昏倒了」、小鹿班比「高興得跳起來」等,都可以取代「起立、坐下、摸頭」等傳統的老師說指令,小孩有新鮮感,玩得特別高興。先請幼兒當學生,跟著你的指令做動作;熟練後,親子角色互換,讓幼兒當老師,喊口令指揮你的動作。這樣,幼兒無形中就學會如何演出(與說出)這些句子以及這些句子的意思。

活動4:文字接龍
當孩子的詞彙逐漸增多後,可以開始玩文字接龍。文字接龍簡單易玩,不需任何設備,最適合在交通的路途中用來排遣光陰。接龍可以由造詞開始,遊戲規則很簡單:大家輪流依據前一個人所造之詞的最後一個字為開頭,造一個新詞,例如:爸爸說「天空」,媽媽說「空氣」,幼兒說「氣球」,爸爸又說「球場」……造不出新詞的人就遭到淘汰,誰能堅持到最後就是第一名。大家需要事先決定是否可用同音字(例如:「氣球」可接「求救」。若允許使用同音字,可降低遊戲難度),並規定不能造結尾是「子、了」等難以接續的詞。

前面介紹的句子拉長法觀念,也可運用在文字接龍遊戲中。大家先都說一個字,第二回合要用該字造成一個詞,第三回合要用那個詞造成一個句子,第四及以後的回合要再拉長那個句子。大家可先說好通過幾個回合就算過關。例如:「玩」變成「好玩」,變成「這個遊戲很好玩」,再變成「這個遊戲很好玩。我還要再玩一遍。」

 

本篇文章引用自育兒GOGO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握筆到寫字step by step

有別於過去父母總是儘早讓孩子提筆寫字,現在爸媽教養知識豐沛,反而擔心寶貝太早握筆,而傷害了還沒成熟的小肌肉。其實只要不限制寶貝字體大小或者握筆的正確度,讓寶貝像畫畫一樣快樂地寫字,也是OK的。


從塗鴉到握筆
寶寶1歲以後隨著小肌肉的發展,開始有握東西的能力,他們喜歡學爸媽拿著筆寫字,但通常只能像拿湯匙一樣,用整個掌心握住筆,並沒有很多力道。

慢慢地,他們開始能在紙上畫出線條,甚至是一個又一個螺旋構成的圓,約2歲半到3歲之間,寶貝的塗鴉開始出現形狀,甚至畫出只有頭和四肢的蝌蚪人。

5歲左右,寶貝的觀察能力更細緻,小肌肉的力道和靈活度大幅增加,有些孩子仿照大人主動嘗試使用3指握筆法,雖然姿勢不一定標準,但如果
爸媽要求寶貝模仿寫幾個簡單的字,已經難不倒他們了。


生活自理,為寫字做準備
太早讓寶貝寫字,的確會因為虎口肌力和穩定度不夠,而造成寶貝的手部負擔;寶貝可能不自主地連無名指、小指甚至手腕都一併用上,卻寫得又慢、手又容易累,不小心還把紙寫破了。一般建議4~6歲學習寫字比較恰當。

不過小肌肉的靈活度和肌力,與平日的練習息息相關;不是每個孩子到了3歲就一定適合提筆,同樣地也不能限制3歲以前的孩子絕對不能握筆塗鴉。

要怎樣才能讓寶貝的手部肌肉為寫字做好準備呢?其實生活中處處隱含修練秘笈,只要日常起居能讓寶貝多動手生活自理,自然能為寫字做好充分的準備。

譬如吃麵包的時候,讓寶貝自己捏成小塊,吃飯的時候自己餵,並學習使用筷子夾菜;吃飽飯請寶貝幫忙收拾,並使用牙線和小牙刷刷牙;洗澡完後自行穿上衣服褲子,打開、擠出並蓋上乳液……等,都能默默培育寶貝的書寫能力。就算寶貝動作慢、做得不盡理想,也應該鼓勵他自己來,因為練習得愈多,動作自然快,肌肉也愈強健靈活,還能同時增強視動協調能力呢!

6個tips 從握筆到寫字真easy
法寶1:塗鴉好開心,紙筆準備好
  3歲左右,寶貝開始模仿爸媽用手指握筆。趁著這股熱忱,好好地跟寶貝一起塗鴉畫畫。給一張大大的紙,或者一本他專屬的畫冊和無毒的粗色筆或蠟筆,供他盡情揮毫,使寶貝日漸對紙筆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情感,日後學寫字也能當作畫圖般地開心。
法寶2:欣賞寶貝作品,看到趣味
  即使爸媽完全看得霧灑灑,但只要問:「你在畫什麼呀?」寶貝就會開心地將他的得意之作介紹一番。儘管寶貝畫的跟實物相差十萬八千里,也不用費心糾正,畢竟寶貝能以他的方式將眼睛看到的、腦海想的具體畫出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給他一些鼓勵,試著從他的角度去理解、欣賞,說不定會看出另一番趣味。
法寶3:聽故事,認得幾個字
  寫字之前通常會先認字,2歲以後,當寶寶比較能夠靜下心來聽故事,就可以一邊比著字一邊念,讀久了,寶寶自然認得幾個常用字。在家無聊,爸媽可以拉著寶貝的手一起仿寫日曆或書本上的大字;平日坐公車、逛街時,沿途海報若出現寶貝認識的大字,也可以一人一手伸出食指共同在空中寫字,練習筆畫順序。
法寶4:描畫虛線+填色遊戲
  學習寫字之前,爸媽可以給寶貝一些紙筆練習,譬如在紙上描畫一些虛線,讓寶貝用實線連起來,或者在寶貝任意塗鴉的圓圈裡填上顏色,先是粗虛線和大面積,慢慢地再縮小線條筆畫和著色面積,慢慢提高寶貝的手部穩定度。等寶貝做得不錯,就可以開使用虛線寫些簡單的符號或字,讓寶貝進入書寫世界。
法寶5:提筆寫字,要用適合的筆
  通常建議4歲以後再握筆寫字,滿5歲以後更恰當。爸媽帶寶貝去選幾支他喜歡的,而且適合的筆。一般而言,直徑0.8公分左右的三角筆較為好握。雖然筆頭裝飾可愛圖樣的比較吸引人,但卻會增加寶貝手部負擔,最好等寶貝長大再買。
法寶6:字體空間配置,優先學習
  像畫圖一樣,剛開始先讓寶貝自由發揮,以掌握字體空間配置、學習筆順為優先,而不必將字體侷限在方格裡,規定他要寫多大,等學會後再慢慢地縮小字體。練習時,從筆畫簡單而寶貝又認識的字開始,如果沒有那麼多簡單的字,則以寶貝熟悉的字為優先。寫對了,多給寶寶鼓勵,寫錯了稍加提醒就好,不要為了求正確性或者美觀,而壞了寶貝學習的樂趣。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月刊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點時間 陪孩子玩  作者  亞東醫院復健科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兒童治療師每日的工作就是和一群慢飛的天使在玩,從遊戲的過程中去提供孩子所需的感覺刺激及動作訓練治療。和這群慢飛的孩子長期的相處下來,發覺到會玩以及會主動探索環境的孩子進步潛力是最大的。最有效果的治療就是讓孩子很有動機很有意願的去參與所有的治療活動。而要孩子有動機就是要讓孩子玩的很開心,很多的家長都會說,孩子很喜歡來上治療課程,因為他們覺得是來玩的。因此常在評估完小孩後,都會建議媽媽爸爸們在家中多陪孩子玩。但是每當這句話說完後,往往就會看到家長的眉頭皺了一下,然後就會得到很多的回應說:

 

要買哪些玩具給孩子玩呢?

我每天都會拿很多玩具或教具來教他玩,但是都教不會。

我都會帶他去公園玩,他都會自己玩阿!

我已經讓他去上很多的課程,這樣還不夠嗎?

每次要陪他玩,他都跑來跑去的,靜不下來,都坐不住,根本沒辦法和他玩…

 

許多家長的觀念及想法認為孩子來做治療就是要訓練和學習,印象中的學習就是要孩子乖乖的配合大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來做訓練,要求孩子單調的練習單腳站、串珠珠、認形狀或認顏色…等,有些家長認為最好是治療師可以再拿根棍子,這樣孩子才會乖乖的學。但這樣的場景只是讓我想到是在訓練馬戲團的動物做特技表演,而治療師的角色就是馴獸師。療育絕對不是這樣的進行方式。

常常治療師在介入孩子時,剛開始治療師都會跟在孩子的身旁做觀察,等看到孩子有喜歡的玩具或活動時,才會拿出孩子可能會喜歡的玩具或是設計一個孩子會喜歡的活動。如果沒有事先跟家長說明治療師的用意時,很容易會被家長指責說來做治療,治療師什麼都沒做,只會拿玩具給他玩!

其實要家長陪孩子玩的確是相當困難,很不容易的。難在家長沒時間沒體力以及不知道要怎麼玩,還有不知道為什麼要玩呢?

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就是玩,孩子是藉由遊戲來認識我們環境及做學習。而我們大人要協助的不是來幫助他們學習,而是協助他學習如何去學習。孩子要學的東西很多,是學不完的。我們要教孩子的不是片段的知識或技巧而是要訓練孩子有肯學、有動機、有專注力及願意嘗試的學習態度。對於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動機和情緒穩定,需要重視的是遊戲的過程,而非遊戲的結果。強調的是遊戲的過程中,孩子的主動性、情緒、專注力、遇挫折的態度…等。這些是需要我們大人協助孩子去養成的。

放下身段、融入孩子的玩法就是好的遊戲,遊戲不一定要按照書上的方式進行。要放下身段陪孩子玩,是需要心無旁鶩。如果有很多事情要煩心的話,也不建議陪孩子玩。因為陪孩子遊戲是需要很用心,很專心的觀察孩子的表現和情緒,需要適時的提供協助以及陪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如果大人同時還有其他煩心的事情,就很容易不耐煩或是動怒,甚至於想打孩子。最佳的陪伴孩子玩的時間是每日半小時,可利用睡前或是將看電視的時間拿來陪孩子遊戲。在這半小時放下手邊的事情,專心的陪孩子玩耍。而針對有發展遲緩的孩子,每日的半小時次數最好可以增加六到十次,增加的是半小時的次數,而不是延長玩的時間持續到好幾個小時。

和孩子玩是一門藝術,所謂的藝術就是方式、原則及理論有很多,但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是適合每位家長和孩子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會玩的很開心,很專心的在從事活動或遊戲,會一直想持續下去,有在動頭腦思考的感覺。遊戲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有這樣的表現。這樣的專注力完全不同於孩子看電視的專心,看電視的專心是發呆,腦袋是放空的。藉由每日半小時和孩子玩耍,來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模式,持續下去,家長們一定會感覺到孩子的成長及進步,這種的親密關係及成就感是最真實、最珍貴的。每日花半小時陪孩子,勝過花大錢讓孩子上各種的才藝班。

文章發表於媽媽寶貝雜誌專欄中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了那麼多次了都教不會!   作者  亞東醫院復健科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最近有幾部有關廣泛性發展遲緩兒童的電影上映,其中『海洋天堂』電影中的父親希望在僅存的時間裡,教會自閉症孩子如何穿衣服、學習認路,學會如何照顧自己,懂得如何獨立生活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電影中雖然很簡短的帶過。但在真實的生活中,這些動作能力的訓練是最讓遲緩兒父母親花最多時間且最費心力的事情。如果父母親沒有根據孩子的理解程度去嘗試不同的方式教導,而僅用教一般孩子的方式去教,心態上也沒有做適度調整的話,往往就會造成我們大人情緒的失控,而做出傷害孩子的動作。

遲緩兒的教養會比一般孩子來的困難,在於孩子學習能力較不足,特別是一些我們大人看起來是很簡單很容易的事情或動作上,例如穿脫衣服或如廁…等。越是簡單的事情,越是不容易教。我們從來都不知道小時候是如何學會穿衣服或是上廁所…等的基本生活能力。似乎是不知不覺就會了。這些動作能力對我們來說已經是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的反射動作,這樣不經思索的學習方式,會是更難教導的。因此,最常看到的場景是媽媽爸爸嘴巴邊唸:「啊!就這樣穿阿,教那麼多次了都不會。」,邊做動作,然後孩子站在一旁則頭上冒出許多的問號。

在教導遲緩兒一些動作或活動時,有些會讓我們生氣的事情,其實只要我們大人換個觀念,改變教法或要求的話,一些不必要的情緒反應是可以盡量避免的。

將每件事情分成幾個小步驟,讓每個步驟之間的差異非常細微,那孩子們將會很輕鬆容易的接受或學習新的動作活動,例如想讓孩子嘗試新的食物時,可以將食物切成細細的,細到讓孩子察覺不出來,再加上他喜歡的食物,下次再增加一點點量,用非常慢的速度,調整到適當的量,所花的時間可能要一個月或是更久孩子才會接受新的食物,但這有什麼關係呢?或是看似很簡單的穿襪子動作,可以試著將動作分成雙手將襪子開口拉開將拉開的襪子口套入腳指頭將襪子拉高至腳踝處整理襪子前端。每完成一步驟就鼓勵或獎勵,如此的學習過程,孩子和大人會感到輕鬆愉快。將動作分的越細,學起來會越輕鬆、越有成就感。千萬不要心急的想要一次教會所有的步驟,而是要等到每個步驟都熟悉穩定後,再進行到下一步驟。步驟不一定要從頭學到尾,可視孩子的情況而定。從最後一步驟開始學起,孩子會較有成就感從第一步驟或是中間步驟開始學,孩子會較有參與感。

這些的教導原則對於遲緩兒是必要且有效的。用對的學習方式所花的時間可能會比較久,但是學習的過程是較輕鬆,孩子的情緒會較愉快。另外,學習的速度越緩慢的話,學習的效果會越穩定。[緩慢]及[穩定]是教導孩子學習的必要態度。與其將目標擺在動作事情全部都要會完成,倒不如讓孩子先學會完成許多的小步驟,這樣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成就感,也會讓孩子在學習新動作或新活動時較有動機而且會積極配合,我們大人的情緒也會比較穩定。

 

文章發表於媽媽寶貝雜誌專欄中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知道孩子發展遲緩後,我該怎麼辦?作者  亞東醫院復健科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大多數有發展遲緩的媽媽爸爸,常在拿到診斷報告書後,所接受到的建議就是積極接受療育。對於療育不清楚加上內心的緊張擔憂,常讓媽媽爸爸感到相當的無助。坊間有很多療育單位及療育項目,有醫院、診所、發展中心或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物理治療、音樂治療…等,不知道要讓小孩接受哪種療育課程。於是許多媽媽爸爸就到處去找治療,幫小孩排滿了各種療育課程。

 

許多接受療育的媽媽爸爸,把各式各樣的治療課程,當成是帶孩子去上補習班或體能課,而且怕健保的治療不夠,還去上昂貴的自費治療課程。媽媽爸爸就像是一隻無頭蒼蠅,誰介紹哪裡好,哪裡有效,就往哪邊去。而當真正問媽媽爸爸孩子有沒有進步時?大多都是回應:治療師說是有進步。再問媽媽爸爸自己覺得呢?大多數的媽媽爸爸都說不知道。反正就是有做就有效。甚至有媽媽爸爸認為,孩子的治療時間,其實是自己休息的時間,把小孩丟進治療室,媽媽爸爸可以在治療室外面休息、逛街或是做自己的事。

 

其實在接受孩子有發展遲緩後,最重要的不是排滿各種的療育課程,而是要正確的調適心態,改變家庭的生活方式,把治療的活動或方法融入家庭生活當中有發展遲緩的小孩是比一般小孩需要更適合的教養及帶領方式。行為、情緒或是動作的養成或改善,是不可能只有靠在治療室中就可以改變的,而是要類化到各種場合及環境中。和孩子密集有效的互動經驗,是可以改變大腦的生理結構的。接受療育絕對不像是去上補習班或是體能課,找名師,學好課業,考個好成績,媽媽爸爸就可以放心的。反而最讓治療師擔心的是,孩子在治療室或是治療師身邊表現的都非常好,但是一回到家或是在媽媽爸爸的面前,就又是另外一個樣子。這樣的媽媽爸爸又常沒有警覺的認為,小孩都是這樣的,只怕老師,覺得只要在治療室很乖就好了,就慢慢會進步。這樣的心態反而容易耽誤到小孩的進步。因此,要再次提醒的是,在治療室不是學課業,而是要將對孩子有幫助的治療活動或技巧,融入到生活當中。這就是面對小孩有發展遲緩時的首要步驟,要有正確的接受療育的心態。 

發展遲緩的孩子,接受療育治療的最終目標,是要讓孩子可以愉快的在家庭及學校中過生活,最後要回歸的環境是家庭、學校或是工作場所。療育的時間通常是要持續很久的,甚至於可能需持續一輩子的,並非像感冒生病藥吃一吃就好了。治療師及治療室不可能像變魔術一樣,當您把孩子丟進治療室後,治療師就變出一個很乖、很聽話的孩子出來給您。這是不可能的。真正要陪孩子一輩子的是父母親而非治療師或其他專業人員。因此家長該做的是多看治療師怎麼帶孩子或是常和治療師討論如何將治療活動方式及帶領孩子的技巧融入生活中,這會比幫孩子排滿課程來的重要。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親,治療師及其他專業人員可以給您的只是理論、原則及經驗。父母親應該親自去試試這些原則及經驗適不適合在家中孩子。

 

另外,有發展遲緩孩子的家庭生活要做適度的調整,每天一定要有可以專心陪小孩玩的時間,玩對於發展遲緩的小孩非常重要的,其實治療師就是將治療活動融入到玩的過程當中,讓小孩可以慢慢的進步。因此,較不建議幫孩子排滿了療育課程,常上玩課後回到家後小孩和媽媽爸爸都累攤。最理想陪孩子玩的時間和次數是每次約半小時,一天約六到十次。在玩的過程中,媽媽爸爸也可以觀察及發現到小孩的進步及能力,那種感覺會是相當有成就感的。因此,針對發展遲緩的小孩,媽媽爸爸每天一定要有固定陪小孩玩的時間。

 

照顧發展遲緩孩子的媽媽爸爸的確比一般的家長承擔了更大的壓力。但是忙碌的療育課程,常常會讓媽媽爸爸和小孩身心俱疲,且不容易看到孩子有明顯或大幅度的進步。如此一來往往造成更大的壓力,更容易放棄需持之以恆的療育。孩子的進步不像是考試,有明顯的成績分數。進步是一點一滴所累積的,這是須要媽媽爸爸放下身段、放鬆心情長期陪伴孩子才能觀察到的。因此,發展遲緩的孩子是需要有更多的親子相處時間。良好的親子關係時間越多,這群慢飛的天使才會進步的更快。這一點是許多有發展遲緩孩子媽媽爸爸所忽略的。

文章發表於媽媽寶貝雜誌專欄中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孩子是什麼診斷呢?                                          

                                             作者  亞東醫院復健科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常在評估孩子過程中,會聽到 父母親抱怨說:孩子到每個地方所說的診斷或建議都不太一樣。有些說我的孩子只是過動注意力不足;有些說是智能障礙,甚至於說可能是自閉症。越聽越是複雜,我的孩子到底是什麼診斷呢?這個問題的確常常困擾著遲緩兒的父母親。

和發展遲緩有關的診斷,是很複雜,很不容易在短時間就下判斷的,也無法使用儀器去做檢查,通常是根據專業人員的對診斷的了解程度或經驗來提供家長相關建議的。雖然每種診斷都有標準的診斷原則,但是真正很單純符合診斷原則的個案並不多,再者即使有符合診斷標準的,多數的遲緩兒又常有合併其他診斷症狀,例如:智能障礙合併過動,有這類診斷的孩子,父母親的主述就是孩子學習能力不足。那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足是注意力不足影響學習的呢還是因為智能不足而影響學習?如果孩子做出來的智力測驗結果分數又剛好落在智能障礙的邊緣,那診斷更是複雜了。

遇到有這樣困擾的家長,我常會說, 孩子是什麼診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親要清楚的知道我的孩子生活遇到了哪些困難?針對這些困難,要想辦法協助孩子克服困難或是調整環境讓孩子可以去適應。這些才是父母親要花心力的地方。甚至於偶爾會遇到一些父母親為了確切的知道孩子是什麼診斷,花了許多的時間及金錢,到處看醫生、到處做評估。而耽誤了孩子的黃金療育時間,這真的是太可惜了。孩子是什麼診斷分類,就交給專家學者去煩心就好。父母親該重視的不是在這個部份。

針對發展遲緩的孩子,父母親應該重視的是孩子所有的生活適應能力,這些能力包括了所有食、衣、住、行、育、樂。孩子會不會自己吃飯?會不會表達?會不會穿脫衣服及鞋襪?學校上課鐘響了會不會進教室?上課時會不會離開座位走動?注意力是否足夠可以專心聽講?會不會和同學一起玩…等。有發展遲緩的孩子常在這些基本的適應能力上會出問題,而這些的生活基本技能常都是需要特殊的方法或是策略(特殊教育)去讓孩子學習及了解的。這才是發展遲緩孩子最重要該會的能力。家長要先重視的是這些能力,而不是我的孩子到底是什麼診斷?

另外, 遲緩兒的父母親常會有贖罪、補償的心態,會不自覺的幫孩子做許多事情;怕孩子肚子餓著了,就會幫忙餵食;怕他跌倒受傷,就坐推車或是抱緊緊的;怕孩子哭鬧,就任由孩子予取予求…這些都是遲緩兒成長路上最大的障礙。何時該保護?何時該放手?是需要父母親努力用心去思考的。可以多參加家長團體或是多和其他父母親聊聊的。

不管是什麼診斷的發展遲緩孩子,對生活會有影響的大多不是會危害生命或是健康的,最有影響的是基本的生活適應能力。不管是什麼診斷的發展遲緩孩子, 目前的可以處理的就是盡早做療育。而做療育的最終目標,不是讓孩子沒有診斷或是恢復正常(什麼是正常?),而是讓孩子可以在家中、在學校,甚至於未來在工作可以完全的獨立生活,不用父母親擔心牽掛。這些技能的訓練是需要家長及專業人員共同去努力的,不是長大自然就會的,也不是〝大隻雞晚啼〞。不要去下這個賭注,賭孩子長大就會好了。趕緊做療育才是最重要的。

陪伴遲緩兒成長是一場持久的馬拉松賽,是 要長期抗戰的。 父母親要調整心態,多看孩子的優點,給孩子肯定,父母親的情緒才不會失控或崩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情緒及溝通,而這些的發展都是急不來的,需要一點一低累積來的,唯有情緒穩定的父母親才能堅持下去的。

文章發表於媽媽寶貝雜誌專欄中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階段輕鬆完成寶寶如廁訓練! 王萱鎮: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

 
   

  

 

如廁訓練主要為幫助孩子順利擺脫尿布,逐步擁有大、小便自理的能力。家長應瞭解的是,如廁訓練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唯有配合孩子發展,按步就班地引導,才能成功達成目標。本篇將依序介紹如廁訓練之適合時機、各階段重點、男女寶寶方式差異、外出如廁問題等,希望能一次解決家長所有疑惑!

如廁訓練該開始了嗎?
如廁訓練該何時開始,完全取決於孩子的發展。根據研究指出,18~30個月開始如廁訓練,成功機會較大,而之所以非限定在某一年齡,則是考量每個孩子發展速度和成熟年齡不太一樣。家長毋須刻意提早訓練,重要的是,確認孩子的發展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萱鎮表示,要開始訓練孩子如廁,應待孩子神經、肌肉、認知或語言發展具一定成熟度再開始,男生平均又比女生晚3~6月左右。簡易參考指標如下,而這些大都在孩子1.5歲左右或之後才會表現出來:
★動作方面:
孩子要能行走、跑,能夠自己蹲下一段時間再站起來,且動作穩定協調;能夠穩定小馬桶上且配合下腹用力等。
★認知方面:
可以聽懂簡單的指令;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尿尿或大便在尿布上,約在1.5歲左右才能告訴家長這個狀況;如小朋友在尿尿時,會愣住幾秒鐘,停頓他的遊戲或動作,或在便便時,出現用力、臉部脹紅的情形,讓家長可以察覺出來,表示他有意識到自己在尿尿或排便。

CHECK!!寶寶生理、行為、認知3大指標~
孩子如廁訓練,向來是家長關注的焦點,而在國外,專家列有一套孩子適合訓練之生理、認知、行為指標,僅供家長參考:
★生理篇
1可以坐、跑、走得很穩。
2一天有2、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表示膀胱括約肌較有力量控制了。
3家長可以知道孩子約略固定於何時解便。
★行為篇
1能夠安靜坐下來五分鐘,要不然可能沒辦法完成解尿或排便。
2可以自己把小褲子拉上或拉下,即使沒有辦法作得很完整也沒關係。
3孩子不喜歡尿布濕濕的感覺。如果孩子沒有太大反應,家長可以去增強此行為。
4孩子會告訴家長他做了什麼,例如便便等,表示他已認知到這樣的行為。
5表現出獨立的意願,想要自己完成事情。
6孩子平時如得到誇獎會很高興,代表他想要獲得成就感,及發展自尊心的概念。
7孩子對使用便器不排斥,反之,寧可晚1、2月再開始訓練,當中可先用口頭引導或圖片讓孩子瞭解。
8孩子願意有合作的行為。
★認知篇
1可以聽從簡單的指示。
2知道每個東西都有它歸屬的位置。
3會說尿尿、便便這些字眼。
4排尿、 排便前會先預告。不過這一點倒不必嚴格要求,如果事後告知也OK。


如廁訓練1、2、3 寶寶無負擔~
在談到訓練方法之前,家長應釐清何謂真正的如廁自理。過去長輩常每隔一段時間便將孩子帶到定點如廁,雖然有時孩子能順利尿尿、排便,但這純粹是時機巧合,不代表孩子具有如廁自理的能力。王萱鎮表示,如廁自理指的是孩子知道他要尿尿、排便,而且可以暫時憋住,然後到定點將下身衣物褪下,「解放」後做好清潔、整理衣物等步驟。當然,一開始,衣物穿脫、衛生清潔方面可能還需要家長的協助。
家長必須體認到如廁訓練非一蹴可幾,如果操之過急,反而容易加重孩子排斥的心理。為了成功達成目標,一般將如廁訓練分為以下三階段進行:
【第1階段】
★POINT:如廁認知+坐馬桶訓練
當孩子出現上述生理、認知、行為指標後,家長便可考慮進行如廁訓練。一開始,發現孩子解在尿布上時,可告訴孩子「你現在尿尿便便囉」,加強孩子對排泄和語言的連結。加上孩子這時白天能有2、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家長白天可先將孩子的尿布拿掉,改穿小褲褲,配合定時如孩子喝水或用餐後1小時內帶孩子坐在馬桶上,時間約5~10分鐘即可,讓他嘗試在馬桶上如廁。
初期孩子可能不見得能順利如廁,或是重新穿回褲子後才解了出來,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在故意找麻煩,而要把它當作訓練的機會,提醒他「尿尿便便在褲子上會濕濕,感覺不舒服,下次可以到馬桶上尿尿便便」等。之後,可以每隔1~2小時便讓孩子到馬桶上坐一會,隨著孩子發展及練習次數多了,漸漸地成功的機會也會增加,這時候家長更應給予鼓勵,增加孩子的動力。
★注意事項:
1.6~12個月的小朋友膀胱容量較小,一天尿尿次數很多,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發展成熟且容量增加,孩子排尿間隔的時間便會拉長。家長如果太早訓練,相對失敗的機會就大。一般是建議待孩子白天尿布能有2、3個小時維持乾爽再開始訓練。
2.大小便控制能力的成熟度和大腦的額葉有關,而夜間睡眠時,額葉的功能又會下降,因此家長在第一階段,適合於白天進行如廁訓練,夜間可能還是要幫孩子穿上尿布喔!

【第2階段】
★POINT:如廁前預告+坐馬桶訓練
有了前期的訓練,之後孩子感覺到尿急或便便的時候,常會出現一些焦躁不安、摸下體的行為。家長發現時,可以告訴孩子「你現在想要尿尿便便了」,並帶他去馬桶上坐好。如此一來,之後孩子每預期到自己快要尿尿、便便時,便知道要請家長帶他去廁所囉!
該階段最大的困難,即孩子意識到想要尿尿、便便時,可能馬上就地解放了,讓父母措手不及。然而這些失敗都是如廁訓練的必經過程,還請家長保持耐心。由於孩子能進一步表達我要尿尿便便,且暫時憋住尿意、便意,之後就定位脫下褲子再順利如廁,這需要建立在神經學發展更成熟的基礎上,以運用下身的括約肌暫時憋住尿尿便便。據醫師臨床經驗來看,待孩子2歲後再脫掉尿布比較合適,少部份進展較快的孩子可以在18個月時進行。
★POINT:如廁清潔:
這時孩子解尿後雖然可以拿著衛生紙擦拭下部,但多半不能擦得很乾淨,而且也不知道該注意擦拭的方向,故須由家長協助。至於解便的話,礙於手部動作限制,只能靠家長幫忙囉!
★POINT:穿脫衣物
2~3歲孩子大都可自己將小褲褲拉下,只是動作可能比較慢,但剛開始為避免孩子憋不久而在過程中就地解放,家長可以提供協助,或將孩子的便盆放在他遊戲附近的角落,讓他想要如廁時,能夠趕快脫褲子到馬桶上做好,減少失敗的經驗。至於穿褲子的部份,可能要到孩子4歲後才能表現得比較好。
★預計時間:
從第一階段要進展到第二階段該花多久時間?王萱鎮表示,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原則上只要能在3~ 6個月期間完成就可以,建議家長寬心以對。如果剛開始便失敗了,可以先退回原點,待1、2個月後再重新開始,等到孩子能夠做到階段性要求,家長再考慮進行下一階段即可。
★注意事項:
1孩子2、2.5歲後會慢慢出現反抗期,不見得能按照父母的期望配合各階段訓練,家長不須刻意勉強。畢竟孩子能意識到想要如廁,暫時忍耐並至定點完成,才是如廁訓練的目的。如果孩子只是遵照父母吩咐,定時乖乖地坐在馬桶上,但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想要尿尿、便便,及知道要去上廁所,這也不叫成功的訓練。
2如果孩子表現不錯,午睡時可以嘗試不用包尿布,或者待他午睡起來時,盡快帶他去上廁所,不過4、5小時的睡眠仍須使用尿布。等到白天如廁都能控制得很好,才能進一步要求夜間控制的部份。

【第3階段】
★POINT:自己更衣如廁、夜間不包尿片
孩子能夠忍住尿意、便意,脫掉小褲褲再如廁,已經算符合如廁訓練的要求。之後孩子如能維持半年以上,沒有什麼錯失,家長可以接著觀察孩子夜間穿著時的尿片,如果經過六小時睡眠,尿布仍為乾爽的狀態,那麼就能讓孩子試著睡覺時不穿尿布。
★POINT:自我衛生訓練
差不多至4、5歲的時候,孩子解尿後,自己用衛生紙擦拭下部的動作已能做得很好,而解便後的清潔,前期因孩子手不夠長,及肌肉力量限制,可能比較不理想,這方面訓練也是要到4、5歲才能達成,家長可讓孩子自己清潔,不過還是要再檢查確認為宜。
整個如廁訓練(含夜間不尿床、便便後的自我衛生)若能於2~6歲訓練完成,就算大功告成。這時恰好是孩子要上小學之前,孩子擁有好的自我清潔能力,可避免衍生衛生方面的問題及適應新生活。

寶寶夜間尿床,家長傷腦筋~
夜間尿床和額葉控制大小便的成熟度有關,而當人處於熟睡狀態,額葉的控制力會變差,所以容易不自覺地解尿。孩子能夠夜間睡眠時不尿床,是如廁訓練後期的重要內容。如果孩子白天已經能控制得很好,家長可以持續1、2週以上到1、2個月觀察孩子早上醒來的尿布,如果有80%的時間尿布是乾的,孩子就可以不用再包著尿布睡覺,不過前期可能還須要一些生活事項的配合。
一般來說,在孩子6歲左右能達成夜間不尿床,或僅有1、2失誤便在可接受的範圍。為了訓練成功,有幾點還請家長留意:
1晚餐過後,盡量不要讓孩子攝取太多水分,孩子若戒不掉睡前喝一瓶奶的習慣,可以用餐後3小時帶他去上一次廁所。通常孩子如果睡前2小時不要喝太多水,且睡前上過廁所,到隔天早上膀胱的積尿都不會太多。
2如果進展不佳,家長可能要半夜叫孩子起來上廁所。6歲以上還會尿床者,應懷疑疾病的可能,須尋求專業小兒科醫師的協助。
3家長若不願意幫孩子重新包回尿布,可以使用防濕尿墊,不過孩子睡覺時會滾來滾去,效果可能不大。


男女寶寶如廁訓練差異~
男女寶寶在如廁訓練上,除了解尿的方式不同外,沒有太大差別。由於男寶寶要自己握著陰莖且站著解尿,須要運用較多大腿肌肉的力量,難度較高,而且容易因緊張而尿不出來,所以家長可先讓孩子從練習坐在馬桶上尿尿開始。待孩子能夠自己控制解尿的時候,再讓爸爸或哥哥帶著孩子上廁所,模仿及學習站著尿的方式,之後孩子就能慢慢進入狀況了。
初期孩子較難扶好陰莖,加上不太會測量距離遠近,會常常出現尿不準的狀況,故仍須家長協助。通常孩子至3、4後,雖然偶爾還是會對得不好,但大致上沒有什麼問題了。此外,訓練孩子站著尿時,使用小便盆或馬桶都可以,但因部份家庭馬桶較高,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小凳子,當然過程中父母的陪伴都是不可少的。
影響因素大調查!!


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常遭遇的挫折包括:
□孩子一開始就排斥使用小馬桶、便盆。
□孩子願意坐在馬桶上,但坐在馬桶上卻不能順利如廁。
□原本這禮拜都能照著父母的期望走,下禮拜又開始抗拒了。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形,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孩子還沒準備好,這時建議待1、2月後再開始。千萬不要採取高壓強迫,以免造成孩子反彈,何況孩子若已開始出現反抗期,家長的態度只會加重他反抗的行為,變得更為排斥如廁訓練。在沒有訓練的期間,家長可以選擇相關的如廁教材,讓孩子透過圖書、卡通獲得認同感,或請他觀察兄姐的情況,藉以引發他的學習動機。
另一方面,有些情況如家裡遭遇變故,或有新成員誕生時,原本的大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退化的行為,這時家長不用太過擔心,應給予孩子適應的時間,如果是後者,通常只要給予適度的關愛,不要讓孩子覺得新生的弟妹搶走爸媽對他的愛,都能慢慢地接受訓練。
此外,有人提到夏天比較容易訓練,這是因為冬天的時候比較頻尿,所以失誤的機會較高,加上冬天衣物比較厚重,孩子可能還沒脫好褲子就以經尿濕了,增加衣物清理的負擔,反之夏天只須穿著小褲褲訓練,相對比較方便。不過如果相關條件能夠克服的話,季節上倒沒有嚴格限制。
帶孩子外出,如廁問題多多!!


許多家長反應道,帶孩子外出時,到達定點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廁所,還有外面的如廁環境可能不盡理想等。王萱鎮表示,孩子能夠憋住的時間較短,而且部份能力未臻完善,面對外出常見狀況,解決辦法包括:
★SOS~蹲式馬桶難度高?!
A:外面的蹲式馬桶規格較大,而較小孩子可能腿不夠長,還有要把褲子褪到大腿以下且蹲著一段時間,需要大量運用下半身的利力氣,故建議家長抱著他解尿、排便。
★SOS~坐式馬桶髒兮兮?!
A:家長可以比照上述的作法,抱著孩子上廁所。如果小男生要站著尿尿,家長應將他扶好,並且協助他扶著陰莖。
★SOS~較長車程怎麼辦?!
A: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不妨直接包著尿布出門,至於較大的孩子,旅途中每到一個定點如加油站等,便可帶孩子去上廁所。如果擔心的話,可能還是要準備一些尿片喔!


【專家小檔案】

* 王萱鎮
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大醫院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研究員
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文章引用自育兒生活第 200806 期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小小孩說話8技巧

 採訪撰文/陳姵樺 企畫編輯/江睿毓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涂妙如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具備了語言與溝通的基礎,與寶寶相處時間最長的媽咪,面對還不會說話、牙牙學語、伶牙俐齒等各階段的小小孩,要怎麼跟寶貝說話與互動,更能引起他開口溝通的慾望?或者有什麼該注意的細節,以免造成寶貝語言上的不良影響?8個小技巧與媽咪們分享。

媽媽多說話是第一個技巧

說話是「聆聽」與「發言」輪流交互產生的,而語言的發展,互動很重要,所以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鼓勵媽媽們,從寶寶出生開始就要多和寶寶說話,這是所有技巧的第一步。

 

 技巧1、多說多唱,刺激寶寶溝通慾望

寶寶的聽覺一出生就很好,所以媽咪這時就可以多跟寶寶唱歌與說話,雖然寶寶還不會講話,但他可以分辨不同的人說話的聲音,媽咪跟寶寶說話與唱歌的次數愈多,寶寶聽覺的發展會更快,而且藉由聽覺的發展,寶寶會逐漸明瞭所謂的說話是怎麼進行的,之後會嘗試想要發出聲音跟你溝通。接下來就分不同的階段來談跟小小孩說話的技巧

02個月:專注跟寶寶講話

曾經有一個關於媽咪與寶寶的互動實驗,當媽咪跟寶寶說話時,如果媽咪很專心的看著寶寶說,寶寶也會回看媽咪或是對著媽咪微笑,用微笑來誘使媽咪繼續跟他說話;但若媽咪說話時不看寶寶,分心想做其他事情,此時寶寶會產生沮喪感,就不會想跟媽咪再繼續互動。所以在02個月階段專注與孩子說話是很重要的,要讓寶寶感受媽咪有專心跟他說話,雙方視覺的接觸是必要的,媽咪可以托住寶寶的頭,讓寶寶的眼睛對著媽媽的眼睛(因嬰兒視覺尚未成熟,距離約2030公分較佳)再開始說話,此外,微笑、擁抱、運用動作比較大的肢體語言和較高音較戲劇性的語調,都可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技巧2、敘述生活上的事給寶寶聽

涂妙如副教授說,其實哭是寶寶第一個語言,媽咪要馬上回應孩子的哭泣就是最佳的溝通,一開始就建立良好的互動,未來的語言溝通就會漸入佳境。面對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媽咪該說些什麼話?答案是敘述生活上的事,例如:「你今天喝奶喝得很棒會很快長大喔!」「媽媽現在正在幫你換尿布。」「我唱條歌給你聽」等等;也可加入此階段寶寶喜愛的有押韻與節奏感的兒歌和動作,涂妙如副教授舉自己與孩子互動的兒歌:打電話(捉起寶寶的小腳),喂!喂!喂!(搔搔寶寶的肚子),請到我家吃草莓(親一下寶寶),寶寶小時候很享受這條兒歌與動作,等孩子念小學了,有時還會要求媽媽要再玩打電話遊戲呢。

26個月:清楚的抑揚頓挫語調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會想模仿媽咪說話了,有時媽媽講了一段話後會發現寶寶吐吐舌頭,這就是想說話的表示,當然此時寶寶大都只能發出無意義的音,不過已經進入初期模仿階段,媽咪最好放慢說話的速度,說話時要有清楚的抑揚頓挫,讓寶寶可以聽到正確的發音,如果媽咪說話太快或是發音含混不清,寶寶一方面無法跟上媽咪的說話速度,一方面聽到含混的音,對未來說話會有不良影響。

 

技巧3、指物/圖命名,累積寶寶字彙量

 

此階段也進入多吸收新字彙為未來說話做準備的時候,涂妙如副教授建議這時可開始指物命名,也就是媽媽帶寶寶出去散步時,指著看到的花說:這是花,看到植物、昆蟲、建築等等都可以將其正確的名稱說一次給寶寶聽,在家裡洗澡時說:現在在洗澡,喝奶、尿尿等動作也可敘述給孩子聽。對於一些形容詞則可用動作與表情加強孩子的印象,像是很燙、很冰(冰的東西可給寶寶觸摸一下),也可加入以圖片圖案為主的布書、洗澡書來跟寶寶玩指圖命名遊戲,有不同觸感或是按壓會發出聲音的書也是很好的工具可善佳利用。

7個月~1歲:用成人的語彙和寶寶說話

經常會在公眾場合發現有些家長喜歡用疊字、寶寶的語彙和孩子說話,涂妙如副教授指出,像是車車、門門這種寶寶語彙建議家長在此階段就不要再說了,因為孩子不但模仿力強,且此時對語詞的理解力也快速,需要聽到正確的語詞。

技巧4、從事互動遊戲&親子共讀

可以和寶寶玩互動遊戲也可進行親子共讀,因為7個月大以後就可以坐在大人身上進行膝上閱讀活動語言的發展,互動是很重要的,家長藉由親自說故事給寶寶聽,一方面可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一方面讓寶寶自真實情境中去找線索,讓他可將抽象的語言與具體的事物做連結。

 1~1歲半:不厭其煩地面對寶寶的重覆需求

不厭其煩是面對這個階段的寶寶需要具備的技巧,因為此階段寶寶會喜歡重複性的東西,像是要媽媽念同一本故事書給他聽,因為重複的故事情節會讓寶寶可預期,可預期就會期待某個字句的出現,寶寶甚至會模仿最後一個句子說出來,這個過程讓寶寶得到滿足與安全感,也借由媽媽念故事的過程模仿真正說話的聲音。涂妙如副教授表示,以她知道的例子,就有孩子要媽咪念同一本書多達十幾次還不想換書,碰到這種情況,還是要請媽咪們繼續耐心的念下去。

技巧5、以簡單完整的句子回應寶寶

此外,寶寶也開始嘗試想用語言表達他的需求,但此時的句子多半不完整,媽咪可以視情況示範正確的句子,例如寶寶說:媽媽,水,媽媽可回應寶寶說:媽媽我要喝水,讓孩子理解正確完整的句子,但盡量簡短寶寶比較容易模仿。也建議媽咪在對寶寶說話時加入「形容詞名詞」的用法,例如冰的牛奶、乾淨的手、髒的手等等。

2歲:不要馬上糾正孩子語法上的錯誤

2歲左右是孩子語言的爆發期,之前儲存的能量會在這個時候傾瀉而出,這時要讓孩子多說,但切記不可嘲笑孩子的發音也不要立即糾正孩子說錯的語法,因為嘲笑與糾正會讓孩子退卻,不敢使用自己的語詞,進而造成不喜歡說話的狀況。

技巧6、鼓勵孩子以完整的句子表達需求

媽咪要用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喜愛說話的2歲,如果孩子的語法不對,媽咪可以示範說一次正確的語法,或是問孩子,「你是說+這句話的正確說法,或是對孩子說「你下次可以這樣講,然後說出正確說法」,也請孩子重述一遍正確的說法。

媽咪一定要鼓勵孩子以完整的句子說出自己的需求,像是孩子想上廁所就要孩子說出:我要上廁所的句子。但若孩子咬字不清楚的說出需求時,家長最好不要立即回應,因為這樣會養成孩子日後說話不清楚的問題,等孩子咬字清晰的說出需求家長再回應,可讓孩子理解說話必須要說清楚才行。

技巧7、多念繪本、多說故事給孩子聽

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喜歡聽情節複雜的故事,媽咪可以多念繪本給孩子聽,豐富他的辭彙,故事中的語詞若念起來很順口可以照著念,讓孩子享受文字的韻味,若是故事念起來很拗口,媽咪也不必勉強念,可用自己的話將故事說一遍。除了喜歡聽故事2歲的孩子也喜歡聽大人對話,所以家長們要注意不可經常出現負面或是不好聽的字眼,孩子可像海綿般吸收得非常快。不過人難免有情緒,如果不小心讓孩子模仿了負面的語詞,當孩子日後說出這些語詞時,家長們可不要再次重複這些語詞,建議嚴肅的看著孩子的眼睛說:你剛剛說的話不好聽,我不喜歡聽到,孩子會理解的。

2歲以後:說話時蹲低身子與孩子視線平行

最前面已經說過跟孩子說話時要專注,到了這個階段,視線的接觸依然是重要的,請大人跟小小孩說話時都要蹲低身子,與孩子視線平行的說話,這樣可讓你們的對話進入美妙的境界。

技巧8、製造與同儕相處互動的機會

除了和爸爸媽媽說話之外,2歲以後的孩子也很需要與同儕對話,可增強其說話的動力也可練習團體互動,對孩子是有好處的。當然若家中只有獨子,媽咪也可營造讓孩子多說一些話的機會,例如可以請孩子說故事給媽咪聽,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或找出孩子熟悉的故事,媽媽說前半段請孩子接後半段。

文章引自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47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