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職教育文章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如廁訓練‧觀察如廁對發展的全面影響
文/郭盈秀

父母+寶寶‧做好準備了嗎?

雖然學習上廁所、認識大小便的是孩子,但往往最緊張著急的,卻是親友及父母。如廁的發展有跡可循,而最首先要問的就是: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從生理到心理,你們真的都準備好了嗎?

 

 

 

 

 

 

 

 

 

「擔心自己家孩子太晚學如廁,是不是發育遲緩;如廁的過程好像不是很順利,正常嗎?」愛孩子的家長,難免會想東想西,煩惱不已。台北市安東托兒所護理長余蕙智和教保組長葉亞楓表示,就如同學習吃副食品和走路,父母也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才不會適得其反。畢竟「如廁」,可說是幼兒時期的大事件呢!

 

2歲孩子的身體

大小便對於孩子而言,本來就是一件本能的行為,隨時都可產生反應。但隨著慢慢長大,小朋友逐漸需要融入成人的家庭生活,因此也開始需要能自我控制大小便。余蕙智護理長表示,首先,這與生理的成熟狀態有關。

從坐、站和走‧看肌肉成熟能力

大小便的動作看似簡單,事實上,卻是一連串生理機制的組成。以台北市安東托兒所為例,余蕙智護理長說明,雖然每個小朋友的發展進度不同,但仔細觀察,如果孩子可以在同一地點坐得住(超過5分鐘以上)、站得很穩,並且可以自由地四處走動,甚至出現完整的肢體動作(如出力抓取、扶住),就代表他的肌肉夠成熟,足以達到自我控制的程度,隨時都能進入如廁的學習階段。

 

 

 

 

 

 

 

 

 

面對大小便的反應

然而,就算生理發展已趨於成熟,如果孩子對於大小便和如廁的相關事物,沒有表現出較大的興趣,有可能是時機還未到,不見得代表有任何發育問題。葉亞楓組長表示,如廁這件事對於孩子來說,畢竟是比較陌生的;且因平常以包尿布為主,馬桶或便器也不一定是孩子平常就會接觸的實體物品,難免需要一些時間來了解與適應。

 

 把握生活細節‧適時引導

既然大小便,是一件自然的例行公事,因此父母如能在平日生活中,適時加入如廁的觀念,長久下來,潛移默化中,多少會讓孩子產生興趣。

以安東托兒所為例,葉亞楓組長表示,通常吃飯或活動前後,孩子會有上廁所的跡象,因此可活用這兩段時期,如吃飯時一面說明:「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們每天吃進的食物,會跑到胃腸裡面消化,然後會變成尿尿或便便,最後就需要到廁所喔」更讓孩子能正向看待如廁,而非排斥。

 

如廁不只是孩子的事

如廁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很新奇的事,但畢竟什麼都不懂,因此引導者更顯得格外重要。余蕙智護理長表示,孩子最信任的莫過於父母,因此父母的表情和行為,都可能影響孩子對如廁這件事的看法。

懷抱堅定&鼓勵的心態

一般而言,2歲後是最佳學習如廁時間;但不少父母求好心切,擔心孩子落後一截。葉亞楓組長表示,每個小朋友的發展不盡相同,如果連家長都以緊張、比較的心態來面對,難免讓孩子處在緊張氛圍中,反而可能讓他們將如廁認知為「不愉快的事情」。

葉亞楓組長認為,家長溫柔而堅持的態度很重要;畢竟孩子的狀況自己最了解,只要掌握學習節奏得宜,維持良好親子溝通,多以鼓勵代替責罵,或許還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享受過程‧學會自我保護

如廁的學習,因為需要了解大小便的過程,也為孩子開啟認識自我身體的另一管道。以安東托兒所為例,余蕙智護理長表示,會先在教室內善加運用各種素材(如影片、玩偶、繪本、圖卡等),讓孩子先產生印象;接著,每天有固定四至五次的團體如廁時間,此時會直接接觸到自己的身體和大小便,有些小朋友會有疑問,老師也會藉機說明,如為什麼會這樣尿尿、大小便後要沖水的原因等。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此外,人身安全教育,也是值得重視的一環。葉亞楓組長表示,大野狼、誘拐、猥褻等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縱使每天親人會接孩子上下學,但如果能讓孩子擁有自我保護的概念,就能多一份安心。因此她舉例,在身體介紹課程中,老師會加入人身安全的說明,提醒小朋友要對陌生的碰觸有所警覺,進而能尋求協助。

 

文章轉自  bobo小天才親子網.和你一起學習當父母!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為什麼需要塗鴨?

家有小小孩,只要爸媽一不留神,寬大的白牆、淺色的皮沙發或桌面,總免不了成為「小小畢卡索」的現成畫布,到處散布著塗鴉的痕跡。因此,一談到幼兒塗鴉,很多爸媽的腦袋中總會浮現成堆的問號:孩子為什麼這麼愛亂畫?究竟該阻止孩子,還是放任他隨意畫?

塗鴉是練習創造的重要過程

所有偉大的發明和經典之作,都來自一再的實驗和練習。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林千鈴指出,每個人生來都有創造力,但只有具行動力者能把它創造出來。成長中的小小孩,腦中也總是想著很多東西,但能力有限的他,只能把在腦中閃過的幾千個念頭,抓取某樣,用他知道的方法表現出來。

林千鈴館長強調:「孩子的塗鴉遊戲是一種從虛到實,從無到有,從想到做的過程。而且創造是永遠的現在進行式,不是一次就可達成的任務。」因此,她提醒爸媽,孩子畫不像、會反覆畫是因為他正在練習,唯有經過持續的演練,孩子才能慢慢消化整理,把他心中所感受的,變成大家都看得見的圖像。

塗鴉可促進感知覺統合

任教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授陸雅青則指出,幼兒依賴感覺和動作經驗去認知他的環境與自己的存在。塗鴉的動作發展,通常是由肩膀關節運動,慢慢進步到運用手肘、手腕及手指關節。當孩子塗鴉時,等於提供孩子練習手部的操作,再由簡而繁地增進手部和整個身體以及手和眼的協調;而塗鴉過程中的造形和色彩的刺激,也可促進孩子視知覺的成長。

此外,陸雅青教授也說明,當孩子塗鴉時,必須用眼去觀察物體,將「視覺」形象轉變成「心象」,當孩子轉化的能力愈強時,感覺經驗的累積往往也會比較豐富。而多元的繪畫或塗鴉媒材,也將同步引發孩子嗅、聽、味和運動覺等感覺統合作用。所以塗鴉創作是幼兒感知外在世界的綜合形象,加上身體動作協調發展程度所呈現的一種自我的表現,一種本能的反應。

塗鴉表達需求與情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范睿榛提醒爸媽,對於語言能力有限,辭庫量還沒存到足以清楚表情達意的幼兒來說,這類「密碼」似的塗鴉創作,其實是他們展現內心情意感知的另類「視覺」語言。

范睿榛教授指出,相對於過去整日在藍天下、草地或曠野上自由跑跳的孩子,現代孩子普遍缺乏伸展肢体的機會及多元的感知覺經驗。肢體發展及對環境的認知與繪畫有關,當孩子在牆上恣意塗鴉時,他正傳遞出身體的訊息:「我想動,我需要遊戲!」塗鴉也會洩漏出內在情緒與喜好。窗外的雷聲讓孩子嚇了一跳,孩子選擇用狂亂的筆觸和顏色記下對打雷的感受;剛學會禁止標幟圖示的女孩,不喜歡媽媽對她生氣,便畫出禁止媽媽生氣的圖示表達抗議……。給孩子紙筆或黏土,創作裡將說出各種心情故事。

塗鴉經驗影響人格形成

此外,在人格初形成的幼兒階段,父母對孩子塗鴉遊戲的態度,也將對他日後人格的養成,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陸雅青教授指出,父母若否定了塗鴉創作是幼兒的一種原創表現,老是以「畫得像」或「做得像」這單一標準來指導孩子,孩子可能會對自我的能力感到懷疑,覺得自己不會畫、沒創造力,可能因此產生退縮、被動、沒自信的人格特質;有些被大人糾正過的孩子怕畫錯或做錯,甚至選擇不再創作或只敢描繪別人的圖。

此外,有些想塗鴉的孩子,因為曾被大人責罵不准亂畫,被壓抑衝動的經驗,讓孩子誤以為所有內在衝動都是錯誤的,因而產生罪惡感。她提醒父母,孩子若總是在壓抑的狀態,還可
能造成孩子害怕與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所以,大人可別小看塗鴉遊戲的重要性呢!


文章轉貼自:http://parent.kimy.com.tw/new/keyArticle.aspx?art_id=137&g_id=2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孩子穿衣有一套

孩子的穿衣行為與走路一樣屬於動作發展,需靠成熟與學習,隨著孩子發展時間的不同,不但穿衣行為不一樣,學習重點也不同。

◎一歲半~二歲半:此階段的幼兒喜歡自己脫衣服,如怕幼兒脫光衣服而受涼,可選擇開口在背後或上方的衣服。

◎二歲半~三歲半:
幼兒自主性強,凡事要自己來,由於想獨立穿衣服,故討厭成人幫忙;但常左右不分,正面穿到反面或兩隻腳同時穿入一隻褲管內,此時大人可藉遊戲的方式引發孩子自主學習的樂趣,儘量讓孩子自己穿衣,以免失去練習的機會。

◎三歲半~六歲:較大一點的幼兒有些已上幼兒園,大多能自己穿衣,父母老師除提醒孩子天冷加外套,天熱脫衣外,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去感受天氣的變化和照顧自己的感覺,學習適應自然環境。

穿外套遊戲

穿衣是孩子生活自理的一環,也是他們學習獨立的機會,大人如一切代勞,無形中即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易養成其依賴性。把穿衣順序變成口訣,則有助孩子學習。建議父母不妨陪孩子一起玩玩穿外套的遊戲:

STEP 1
穿衣很簡單,外套先放平。
衣領靠著我,袖子放兩邊。

STEP 2
左手入左袖,
右手入右袖。

STEP 3
雙手向上舉,
頭兒微向前。
往後翻筋斗,
拉好即完成。

孩子穿衣有一套,獨立穿衣能增進孩子自信與喜悅,父母自然也多些快樂。

小提醒
‧小嬰兒須靠大人幫忙穿衣,因其體溫較成人高,故幫忙穿衣時切勿以自己的角度,一層又一層地將孩子包裹太多。
‧為求方便,可將兩件衣服先套好再幫孩子穿上,褲管則先捲好再套入。

本文出自信誼奇蜜親子網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需要「消化」爭吵

 

      首先,孩子會把整個事情的經過在腦中重播一遍: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過程是如何?爭論是合理的嗎?演變成爭吵是合理嗎?或者父母的反應太不合理?為什麼會挨罵?孩子自然會開始找盡方法為自己辯護。他們一定要為自己說話,不然,至少也會解釋,究竟自己做了什麼。有時候,父母也必須因為自己的亂發脾氣而負點責任。當然也有可能,孩子不會想要粉飾太平。他們會知道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道歉,並且答應會盡力改善。這當然是最美好的結局了!

--------------------------------------------------------

孩子在挨罵之後,會需要暫時離開現場,讓驚恐的心情稍作回復。重要的是,孩子要能夠在冷靜之後,跟爸爸或媽媽達成和解。

-------------------------------------------------------

公平的對待相當重要

從七歲的安莉納所說的話,就可以知道這小女孩應付起爭吵場面有多駕輕就熟:「當媽媽罵人的時候,我需要一段暫停的時間。我需要一點時間來理解,媽媽究竟要我做什麼,還有,我做錯了什麼。當媽媽罵我的時候,我根本無法做任何反應,因為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我必須要思考一下,才知道我想說什麼。如果我認為媽媽對待我的方式並不公平,我會直接跟她說。她當然應該跟我道歉。如果我知道自己做錯了,我也會跟媽媽道歉。」

請耐心等待結果

每個父母心中,都會有兩種心情交戰著。一方面希望能好好寵愛孩子,幫他們擋住所有不好的事情,只給他們好的。一方面又覺得一定要教導孩子成為樂於助人、有教養、樂觀勤勞、無可挑剔,有良好餐桌禮儀的人。然而,這是條既漫長,又困難重重的路。所以很多父母會因此而懷疑,孩子是否不想聽從父母的話,無法對父母的教育有任何感受,甚至會一直重複同樣的錯誤。

--------------------------------------------------------

年紀較長的孩子會思考與父母間爭吵的原因為何,然後企圖找到解決方式。若能有機會與父母將事情討論清楚,甚至是提出不滿,都是很好的作法。

-------------------------------------------------------

耐心與孩子溝通 絕對値得

長時間跟孩子相處,針對他們的個性、行為舉止等問題不斷做溝通,需要相當多的耐心,但這絕對是値得的。所有父母一定都有這樣的切身之痛:孩子只有在家才會跟你頑皮,在別人面前卻化身為一個惹人憐愛的小天使!但千萬別生氣,你反而該高興才對。因為這表示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奏效了。這一次又一次的火冒三丈,責罵管教,及吵架之後的懇談,全都是値得的!所以我們要持續不斷地、不厭其煩地重複這些動作。

永遠別放棄

別認為只有自己家的孩子才有這麼多不當的行為舉止。對抗及試探父母、叛逆、不斷重複錯誤、對父母挑釁,直到把父母逼到抓狂的邊緣,是每個孩子成長中必經的過程,也是孩子的特性。責罵時,若能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得愈低愈好。父母愈能以身作則,則對教養孩子愈有幫助,孩子也愈能接受父母的要求。當然,這既費心又費神。不過,父母已經是大人了,應該更能以理智的態度來處理,不會陷入當局者迷的情境中。相信我,一切都是値得的!孩子愈大之後,很少會再為了吃麵時發出聲音,或去摸電磁爐這一類的事情而跟父母吵架(至少,大部分的人不會)。

原因不會一成不變

當父母和孩子爭吵的原因改變了,就是教育的效果呈現的時候,其效果呈現在:對一些事,孩子已經習慣成自然,父母不需要再多做提醒。對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就是他們能了解什麼是危險,學著避開危險,學會基本禮儀跟約定俗成的規矩。年紀大一些的孩子,學的雖然還是這些事情,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學習的原因和他們所要達到的標準也會跟以往不同了。年紀小的孩子,父母還是得幫他們考慮比較多的事情,因為他們不懂的事還太多。對於年紀比較大的孩子,父母理所當然可以有多一分的期望,懂得從以往的錯誤經驗和錯誤行為中,學習思考。所以爭吵的原因也會隨之改變。

--------------------------------------------------------

固執與反抗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父母應該以冷靜的態度「容忍」孩子。

-------------------------------------------------------

責罵的方式也得改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責罵的方式也該跟著改變。孩子對複雜情境的理解能力如果愈來愈好,則親子間的對話方式也應該有所不同。若孩子的論點愈來愈有理,給父母的挑戰也會愈來愈大。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用來說服他們的方式,到了孩子年紀比較大的時候,就不一定能用了。因為年紀大了的孩子,說不定已經有更好的論點來為自己辯護。也就是說,父母得小心,孩子所持的論點,也可能讓父母啞口無言,反而成為輸家喔!

堅守不變的基本態度

體諒他人與自我中心的拉鋸戰,餐桌上應該遵守的禮儀,要聽話,守時及有責任感…....等等,這些話題,每天會不斷出現在親子的討論及爭執中,直到孩子離家的那一天為止。但這孩子必須一再被提醒,並不表示孩子們怎麼都聽不懂這些事情代表的意義。而是因為每個人在與他人的相處中,都需要有一個人作為爭執的對象,並且從中持續地去修正自己的行為。沒有人能像父母一樣誠實,告訴孩子所有真正的想法(在今天的社會中,相反的情況也一樣,父母也必須學會接受孩子誠實的批評)。因此,做父母的,千萬不要被打倒,反而要勇敢地堅持下去。

------------------------------------------------------

如果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錯誤跟相同的行為模式,父母不必硬要孩子改掉。就試著接受孩子從自己身上承襲而來的習慣吧!時間可以給我們一切答案。

-------------------------------------------------------

文章引自奧林寶貝親子報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著兒歌動一動

一歲半的小玉最喜歡爬到奶奶膝上,玩那首「小老鼠、上燈台」,每天樂此不疲的比劃著雙手「嘰哩咕嚕滾下來」,而偷油吃下不來的小老鼠也從「叫媽媽」「叫爸爸」,擴大範圍到叫爺爺、奶奶、姑姑、叔叔

午後,媽媽清洗好碗盤,回頭看到小強正好醒來,趴在小床邊露出兩顆下門牙微笑,煞是可愛,媽媽忍不住伸出濕涼的手指,點點寶寶的鼻尖,念著:「叮咚!叮咚!請開門!看看裏面有幾個人?」接著開始數寶寶的牙齒:「一個人、兩個人...」寶寶開始興奮起來,揮動小手拍打媽媽的臉頰,邊叫邊笑。


和孩子做些什麼好呢?

像小玉這樣的學步兒和小強這樣襁褓中的嬰兒,家人除了替他們換尿布、餵食、洗澡,看著他們玩玩具、看圖畫書,東摸摸、西瞧瞧外,能和他們一起玩的東西似乎不多;尤其是當大人忙著看報、洗澡、倒垃圾這些例行公事的時候,他們看起來更是「無聊」,不是坐在遊戲床裏哼哼啊啊,就是努力爬到你膝上搶報紙,要不就是趴在浴室門口迫使你洗「戰鬥澡」。有哪些遊戲可以隨時隨地和孩子玩一玩,或是在你忙碌的時候,讓你的另一半學個一招半式,好好增進一下親子關係呢?

不需工具、不需準備,只要你熟記一些簡單的兒歌,就可以滿足孩子小小的心靈,而且信手拈來毫不費力。除此之外,對孩子各方面的學習還有極大的幫助呢。

下面,就舉一些例子供大家參考:

一、隨時隨地、即時可玩


有許多遊戲性質的兒歌,是隨時隨地,即時可玩的,當孩子清早起床,還「呆」坐在床上時,就可以拉起他的小手,來一首「青蛙跳,青蛙跳,青蛙跳跳跳!」的呵癢兒歌,讓孩子「癢」一下,在微笑中回過神來,開始新的一天。

「青蛙跳,青蛙跳,青蛙跳跳跳!」一手抓住幼兒的手,另一手五指併攏微彎,從手背往肩膀方向,一跳一跳前進。

「青蛙咬,青蛙咬,青蛙咬咬咬!」改為從手背往上捏。

當孩子有小病痛,在診所枯坐候診漸感不耐時,你可以摟緊開始蠢蠢欲動的孩子,玩一首「坐車車,去爬山」的騎乘兒歌,讓孩子在你的雙膝上振奮一下,再繼續等候。

安全帶,扣起來, (讓幼兒面朝外坐在腿上,兩手環繞在幼兒胸前。)
坐車車,去爬山, (大人抖動大腿。)
向左彎,向右彎 (大人和幼兒一起向左、向右彎。)
緊急煞車--向前彎。 (大人身體突然向前彎,再抱住幼兒。)

二、促進幼兒語文及溝通能力的發展


「捏包子,戴帽子,撒隆巴斯,你是我的好孩子!」是一首節奏輕快,韻腳清楚的手部兒歌。從感受節奏到跟著字尾咿咿呀呀學著念,孩子甚至還不會說話,就可以感受到語文的節奏與趣味性。而遊戲中的各種動作,如跟著「捏包子」捏媽媽的鼻子,重點都不在模仿,而在「由父母引發幼兒的回應」,爸媽甚至可以根據孩子的反應,和親子之間的默契,設計一套屬於自己的動作,無形中增加了親子之間的默契,和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

「捏包子,戴帽子,撒隆巴斯」,抓住幼兒的兩手壓壓大人的鼻子,然後摸摸大人的頭。再拍拍大人兩頰。「你是我的好孩子!」協助幼兒兩手互拍。再把臉埋在幼兒胸前轉一轉呵癢。也可將幼兒手部動作改為腳部動作。

三、促進幼兒動作能力的發展


有些兒歌遊戲是順應幼兒的習性而產生的,如「溜滑梯」這首全身律動兒歌。孩子在開始學步之前,總有一段時間喜歡在爸媽的肚皮上「爬樓梯」練腳力,不妨順勢讓他爬上去,再併攏雙腿拉著小手讓他溜下來。待孩子學會走路後,他會自己爬到你的膝上,不需扶持正坐著溜下來,在擁擠的都市裏,這或許能稍稍彌補一些遊戲空間不足的缺憾,讓孩子運動一下。

爬樓梯,爬樓梯, (兩手扶住幼兒腋下,讓幼兒從膝蓋一步一步往上走。)
爬到屋頂上溜滑梯。 (讓幼兒趴著從身上沿肚皮往下溜。)

四、促進親子互動的良方


各種形式的遊戲兒歌,在輕鬆的氣氛中增加了許多親子互動的機會,孩子甚至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你念同一首兒歌,玩同一個遊戲。在忙碌過後,遊戲兒歌可讓孩子享有你完全的關切與注意力;在有新生嬰兒的家庭,尤其可以紓解兩、三歲小哥哥、小姊姊「被疏忽」的失落感。對積極想當「新好男人」的現代爸爸,這更是一科實用又輕鬆易學的營養學分。

跟著兒歌動一動
兒歌在幼兒的生活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善用各種形式的兒歌,如以上的親子遊戲兒歌,或幼兒園幼兒最喜愛的唱遊兒歌、配合手指動作的手指謠,都能紓解育兒壓力,讓您和孩子的生活更有趣。

跟著兒歌動一動,您會發現,遊戲也好、學習也好,在嬰兒的生活中原來是如此自然而密不可分,而且無所不在。

本文作者:李永怡,文章出自:信誼奇蜜育兒gogo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生活中建立小小孩的金錢概念

的確,幼教專家也表示,孩子大約從三歲開始,就能逐漸體會「給」和「取」的對應關係,進而慢慢建立金錢概念;不過,由於學齡前的幼兒還不能作抽象思考,因此需要透過具體的操作、實際的經驗來學習,這時爸媽不妨依據孩子的發展學習特質,透過以下方式,從生活引導孩子:

1. 讓孩子練習當「小客人」

讓孩子親身體驗「買賣行為」,培養金錢觀。購物時,有些孩子會三心二意無法作決定,或是想買價格太貴、太多件商品,這時不妨在購物前先和孩子約法三章:「一次只能買一樣」,或乾脆縮小範圍,讓孩子從你所預選的商品中選擇一件。此外,事前一定要向孩子「解說流程」,因為孩子平常雖然也常和爸媽一起買東西,不過未必看得仔細,所以當孩子練習當小客人前,請記得再跟孩子講解一次付款流程。

2. 讓孩子一起擬購物清單

購物前和孩子一起列購物清單,再依清單採購,這樣一來不但不會遺漏該買的東西,而且也能讓孩子了解,生活中每樣物品都不可能不勞而獲,進而學會檢視自己『擁有』與『缺少』什麼,並了解「需要」與「想要」的不同;採買時,如果孩子臨時吵著買東西,爸媽不妨和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知道:「我們的錢,只購買清單上的東西,買了這個,就沒有足夠的錢可以付錢了。」

3. 讓孩子有自己的撲滿存摺

5、6歲的孩子,數能力提升,抽象概念也開始穩定發展,比較能夠理解昂貴與便宜的差別,這時正是可以開始嘗試給予零用錢的好時機。爸媽可根據孩子用錢的需求度,每天給予定額的銅板,甚至可以和孩子討論給零用錢的方法,一起決定給零用錢的週期;此外,研究顯示有儲蓄習慣的孩子對金錢比較有保留預算的概念,長大以後處理金錢也會較為謹慎,所以在引導孩子學習用錢的同時,也要建立孩子「儲蓄」的概念,因此不妨買個撲滿、甚至開個戶頭給孩子,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撲滿或存摺,孩子也會更有儲蓄的動力。

最後還要特別提醒爸媽,孩子是有樣學樣的。所以如果爸媽總是亂放、亂花錢,或孩子一吵就買給他,那麼孩子也不會懂得珍惜;有原則並懂得以身作則,孩子才能從生活經驗中,養成正確的用錢態度。

本篇文章出自親子&理財專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遲緩兒接受療育時常見的問題

                                                                                                                                                                   作者  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應該到大醫院診所或發展中心接受療育呢?

遲緩兒在接受療育時,家長要考量的是療育單位離住家距離的遠近及治療師的經驗能力。孩子接受療育往往是需要持續很久的,需要孩子和家長長期的抗戰。因此,選擇離住家較近的單位,避免舟車勞頓,影響家長或孩子接受療育的意願。另外,孩子接受療育時,最重要的是治療師的經驗和能力,而不是治療空間的新穎程度或是有昂貴的治療器材。要重視的是治療師是否清楚了解孩子的問題?是否有能力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是否有明顯的進步?不一定大醫院的治療師能力就會比較好,小診所的治療師就會比較差。

孩子接受療育時,家長該在旁邊或是進治療室看嗎?

會建議家長可以的話,還是要在一旁觀察治療師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訓練孩子?只要跟治療師表示想要了解孩子療育的情況或是想學習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治療師應該都會願意的。有些孩子看到家長在治療室會哭或是不願意配合療育時,治療師會處理孩子和家長的互動模式,這時更需要家長的配合,完全讓治療師去主導。如果,只是單純的家長和孩子分開,孩子就不會哭了。那孩子會哭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因為,孩子總不能每次要學習新的事物時,家長都不能在場吧。因此,建議家長還是需要在旁觀察和學習。

要做多久的療育,遲緩兒才會痊癒呢?

       遲緩兒接受療育,是要將孩子落後的能力拉近跟一般孩子相當,或是可以讓孩子適應家庭或學校生活。療育是無法讓孩子由遲緩到痊癒(除非是極輕度或邊緣的遲緩),現階段的醫療是沒辦法讓所有的遲緩兒痊癒的。因此,療育要做多久才可以結束,建議可以從孩子的生活適應力觀察起。如果,家長或治療師覺得孩子治療到某一程度,孩子的能力可以適應家裡或學校的生活了,那就可以結束療育,定期追蹤即可。

健保給付的療育足夠嗎?需要做自費的療育嗎?

有些療育課程是需要家長自費的,往往都不便宜(雖然有些自費的療育收費是和健保給付的費用相同,但是健保有給付,家長就不用出那麼多錢了)。健保給付的療育一定有相當的品質要求了。但是如果家庭的經濟情況允許,孩子也真的有需要療育的話,自費的課程應該也會有相對的更高品質的療育。

療育課程一星期要做幾天才足夠呢?

療育不是做越多越好,最有效的療育是需要家長將療育的技巧或訓練,融入到各種場合或情境中。與其家長每天帶孩子趕場接受療育,不如,一星期只接受一兩天的療育,其他時間拿來和孩子互動練習來的有效。

孩子該上團體課或是個別課呢?

          療育課程常會有團體課及個別課的分別,理論上,團體課的目的是要針對有社交情緒行為問題的孩子所設計的社交互動團體活動,而個別課是針對孩子的特定問題,所設計的活動。團體課程較無法訓練或看出孩子的個別問題;個別課較無法看出孩子和同儕互動的問題。因此,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可以從孩子是否有社交情緒的問題來做為是否要上團體課的依據。   

            文章發表於媽咪寶貝雜誌專欄中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不肯自己走路怎麼辦

孩子小的時候,尤其是嬰兒階段,的確需要藉著「抱」來與周遭的人們溝通,並從中獲得安全、舒適與滿足。但是,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抱有不同的需求。

孩子在學會爬行、走路之前,「抱」除了滿足前面所談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能幫助他移動身體、擴展生活的空間。父母抱著孩子到處走動,無論是上街購物、拜訪親友、旅行散步,在點點滴滴的生活步調中,孩子已經展開探索與學習。

可是,一旦孩子身體發展成熟,自己能爬、能走,對行動開始有一絲絲主控權時,父母就不應該因自己想抱孩子而忽略孩子當時的需要。比如說:為了怕孩子亂爬、亂摸,乾脆把孩子抱著,不讓他自由行動。或者,嫌孩子走得太慢,索性抱起來走。這些舉動,都會讓一個學步的孩子減少探索的樂趣與練習協調運用身體動作的機會。

一般說來,兩歲到三歲多的孩子,走路耍賴要求抱的情形並非少見,以下幾種處理方式,不妨視情況變換運用:

1. 孩子有時候某些行為會退化到嬰兒期,如果您發現孩子出門總是走不遠就累了、要抱,請暫時與孩子多作室內活動,以減輕出門時的衝突、不悅。

2. 孩子的耐力經常令父母驚訝,尤其是玩的時候。也許孩子說腿痠,走不動了,可是一聽到:「我們來玩跑步,看誰先到。」孩子很可能又生龍活虎,父母得跟在後面追喊:「不要跑太快,等媽媽一下。」父母可用遊戲、比賽的方式誘導孩子自行行走。

3. 預備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例如:讓他幫忙推拉菜籃車,負責牽小狗散步等,當孩子對本身的任務充滿好奇與興趣時,他是不願安份躲在父母的懷抱中的。

4. 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嘗試約法三章,例如:想到公園玩得自己走路,如果要抱,就得回家了。有時也不妨讓孩子知道,因為您抱不動他了,所以他先自己走,回家坐在椅子上再抱他等等。

有類似困擾的家長在取用這些方法時,除了見機行事之外,也應設身處地想一想,或許真的帶孩子走了太遠的路。或許孩子腳長大而鞋太小很難受,那您需要做的可能只是買雙新鞋就能解決難題了。

本文出自:信誼奇蜜育兒gogo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討厭你!五、六歲孩子的攻擊行為

前兩天是嘉琪五歲的生日,奶奶送了她全套的「茶具組」,今天嘉琪特地請了對門和她一塊兒上幼兒園的小莉到家裡喝「下午茶」。「我當客人,你要先問我喝什麼茶?」嘉琪一邊搬出玩具一邊說。「我才是『客人』,你要先問我。」小莉也想當「客人」。「不行﹗這是我奶奶送的,你要聽我的。」「不讓我當客人,我就不和你玩了。」「不玩就不玩,你回去好了,討厭鬼﹗」嘉琪一臉的不高興。「你才是小氣鬼,以後也不讓你來我家玩了﹗」小莉氣呼呼的掉頭就往門口走。

拳腳與惡言齊飛

五、六歲的孩子一塊兒玩時,經常會出現爭吵的情況。一般的情形是,男孩子會出現肢體上的衝突,而女孩子則較常「動口」--說些不客氣的話或互相嘲諷。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這個時期的孩子具有侵略或攻擊性是很平常的,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雖然知道打人,或以推、拉同伴來發洩自己的憤怒或不滿是不對的,卻不知道如何「好好說」來宣洩情緒,所以當他們動「手」或動「口」的時候,通常都顯得粗暴無理或用盡諷弄的字眼。

引導孩子有話好說

這個時候,孩子便需要你的引導,幫助他們學習控制自己衝動的攻擊行為。

一、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方法
當孩子們發生爭論時,父母先別急著當「法官」。讓孩子們一一說出當時的情況,並確定他們彼此瞭解且同意對方的說法,然後要求孩子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在過程中,父母可以幫助執行某些規則,如不可打斷別人的話、大聲吼叫或打人等,不過盡量少介入。經由這樣的過程,漸漸的,即使沒有你的協助,孩子們也能解決彼此的問題。

二、示範正確的行為
父母如果待人恭敬有禮,有衝突時採取的是溫和而理性的解決方法,而不是只發洩自己的怒氣,這樣對孩子將有很正面的示範作用。父母的「身」教和「言」教,是一樣重要的。

三、嚴慎對待口語的傷害
惡毒的言語有時比肢體的傷害更具攻擊性,卻常被人們忽略。引導孩子體會某些字眼加諸在身上的感受,例如︰「你是個醜八怪」、「我討厭你」,孩子可以學習不對人惡言相向。

四、允許規範內的適度攻擊遊戲
在幼兒園或孩子的遊戲場合裡,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們互相「捉對廝殺」,甚至分成幾「國」,拿著「紙捲」刀、「手」槍等互相「砍殺」。許多父母擔心孩子經常和友伴「殺來殺去」,個性會因此變得暴戾;但許多心理學家卻認為,這類遊戲可以讓孩子發洩攻擊衝動,同時體會「被害人」的感受,是很好的宣洩情緒和精力的方法。許多孩子也都喜歡這類刺激、有趣的遊戲。

當然,還有些事是必須注意的︰遊戲必須是孩子自願且樂意參與的,且所有具傷害性的行為須被禁止,不論是惡意的嘲笑或粗暴的抓、打他人。而父母如果有機會成為孩子的「戰友」,更可以趁機讓孩子瞭解哪些行為是被允許的,哪些舉止言語是不該出現的。

何時尋求專業的協助

透過這些引導與遊戲,孩子可找到表達與發洩自己情緒的方式,且不會傷害別人,對孩子社會技巧的成熟與人際關係的擴展都有所幫助。

不過,如果孩子仍然經常出現攻擊行為,對父母或其他人做出傷害的舉動長達半年或更久,這時,也許你需要更專業的協助。帶孩子去找精神科或兒童身心發展的專科醫師,以獲得正確有效的幫助。

本篇文章出自育兒GOGO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弄髒衣服,盡情玩吧!

                   作者/洪蘭

     朋友的公司要在宜蘭不老部落舉辦自強活動,他知道我喜歡吃那裡的煙燻苦花魚,便邀我一起去。

     那天細雨濛濛,雨中的青山分外美麗。我愉快的欣賞一路的美景,但到達寒溪派出所的接駁站時(山路太陡,一般車開不上去,須接駁),我就知道不妙了。因為一對盛裝的夫婦及兩個穿蓬紗裙、白褲襪的女孩從同行的賓士車下來,這身打扮去赴喜宴很恰當,但在荒郊野外就顯得突兀。果然,一路上母親不停的斥責孩子「不要踩水」、「不要弄髒衣服」、「不要摸、不要碰」,不但孩子苦著一張臉,連大人也變得很緊張,不自覺的檢討自己有無「犯規」。

     反觀另一家庭,孩子都穿著短褲、球鞋,戴棒球帽(這樣就不必打傘),在山裡竄來竄去,玩得不亦樂乎。那兩個女孩羨慕的看著他們在泥中打滾。我想起電影《真善美》中,家庭老師瑪莉亞用窗簾布替男爵的小孩縫製了遊戲衣,帶他們到處去玩。遊戲時,若要擔心衣服會弄髒,就玩不盡興了。

     一般來說,中國人不講究場合和打扮,常有人穿著睡衣就上街買油條,也有人大白天穿著綴滿亮片的衣服來上班。打扮也是禮貌的一種。很多人不管什麼場合都穿金戴銀、珠寶滿身,父母很可以藉機教育孩子:有內涵、有自信的人不需刻意裝飾外表;只有本身缺乏價值的人,才要靠珠寶來為自己添值。

     孩子在出生時,他一生所需要的神經細胞都有了;出生後主要在發展神經的連接,綿密的連接就像一個知識網,可幫助孩子快速吸取新的訊息。研究已發現,促使神經連接最好的方式是經驗,孩子需要各式各樣的經驗去幫助他分辨和歸類外面世界的刺激。遊戲正是孩子學習最快的一種方法,因為大人想都想不到的新奇玩法,會刺激他的大腦神經做出前所未有的連接;且在遊戲時,大腦會分泌一種稱為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的神經營養素,可以幫助神經生長,使神經分叉更多。

      幾乎全世界的小孩都喜歡雨天,他們都喜歡雨水打在身上的冰涼感覺,也喜歡踩水時水花濺起的感覺,這就是一種學習。全世界的孩子也都喜歡在床上跳,因為這個彈性是他以前所不曾有過的經驗,像這種好奇心是父母禁止不了的。我的美國鄰居就說:「與其每天盯著孩子不准跳,不如買一個彈跳圈,架在後院,讓他們跳個夠。」

     孩子的好奇心是創造力和學習的原動力,父母不要剝奪他體驗大自然的機會。若你覺得玩水會弄髒衣服或彈跳會跳壞沙發,請替孩子換件好洗的普通衣服,或像我鄰居一樣,替孩子找個可以安心、開心的去體驗各種新經驗的環境。

     遊戲是成長過程重要的一部分,天下沒有什麼比童年更珍貴了,請不要為了一件衣服剝奪他做小孩的樂趣。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第26期<養出健康好小孩>)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孩子喜歡上學

孩子入學了,試試這6個訣竅,可以幫助縮短孩子的適應時間,讓他習慣幼兒園環境、生活作息,認識他的老師和同學。

讓孩子期待上學

告訴孩子「上學,是因為你長大了!可以到學校去認識很多新的朋友,學新鮮好玩的事情。」而不是「因為爸爸媽媽很忙,沒有人照顧你,所以你一定要去上學。」關於「上學」,給孩子正面積極的觀感,而不是被強迫的負面感覺。

每所學校都會有配合新生入學的活動,或許是新生家長說明會、親師會,爸爸媽媽最好能夠配合出席,聽聽孩子的學校會在未來的一學期中做些什麼事情?也可以把自己的擔心和疑慮提出。

你可以在孩子正式入學前,和孩子一起到學校走一走,看看教室裡的角落安排、廁所裡的馬桶和家裡的有什麼不同,一起「模擬」未來在學校的生活面貌,讓孩子有更多的訊息,可以快點適應上學的生活。

開心地和孩子說再見

離開的時候,一定要先和孩子「說再見」,千萬不要「不告而別」,這樣只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被「丟」在學校不管。告訴孩子他要在學校上學多久、你會什麼時候來接他,然後一定準時來接他。如果孩子哭著不想讓你走,溫柔的安慰他:「我知道跟媽媽說再見很難過,我再陪你一會兒再走。等你放學,我就會來接你喔!」

分別時,即使你的心中有一點擔憂,也不要表現出來,一定要開心的說「再見」。孩子很能感受大人的心情,如果你表現得依依不捨,孩子也會受影響,更加捨不得你離開。

你不妨讓孩子帶一個可以給他安全感的物品去上學,也許是孩子心愛的玩偶、小毛巾,也許是代表爸媽的物品,像是照片、手帕、手機吊飾,這些都能幫助孩子將家給他的安全感移轉到教室,適應幼兒園。

教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

在與孩子平常的互動中,爸爸媽媽要多鼓勵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和需求。比方說,當孩子露出想要上廁所的樣子,你就可以說:「你想要上廁所嗎?要媽媽帶你去嗎?」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透過語言的導引,讓孩子漸漸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覺察自己的需求、情緒,進而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對小小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當一個孩子能夠說出自己的需求,和別人順利溝通,就不會把情緒積在心裡,找不到出口,最後只能用哭鬧的方式來發洩。同時,幼兒園的老師也比較容易知道孩子的需求,可以更有效率地回應孩子的需求。

讓孩子和老師更了解彼此

小小孩可能還不明白什麼是「老師」,你可以和孩子共讀和上學有關的圖畫書,讓孩子了解「老師,就是會在學校裡照顧孩子的大人。」告訴孩子:「如果你需要幫忙的時候,可以去找老師,老師會幫忙你喔!」

幫孩子和老師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不管有什麼事情,他都知道可以找誰幫忙,孩子就會比較有安全感。

另外,透過清楚填寫校方要求的基本資料卡,或和老師聊天時,多說一些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人際相處經驗、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讓老師更了解你的孩子,也有更多的依據來判讀孩子的行為,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

教孩子人際互動的技巧

現在的孩子,較少有和同年齡玩伴互動的機會,進了學校之後,該怎麼和別人交朋友,也是小小孩需要在幼兒園中慢慢琢磨的能力。交朋友,可以從最簡單的打招呼開始,當你和孩子在學校時,帶著他和他的同學打招呼,開心地說聲「早安!」就能拉近孩子間的距離。

另外,怎麼和別的孩子一起分享玩具,也需要一些些練習,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適時教導孩子說出:「和我一起玩,好嗎?」、「這個玩具可以借我玩嗎?」;同時,也要給孩子被拒絕時的心理建設,「如果別的小朋友不想借你玩,那可能是他現在很想很想玩,捨不得借你,你可以先去玩別的玩具。」

當小小孩一起玩的時候,難免會因為爭奪玩具而發生爭執,或是因為玩不到玩具而難過起來,但是只要多給孩子一點時間,他就會在過程中,逐漸學會和別人合作、溝通與妥協,理解輪流和等待的重要性,懂得分享的快樂。

給孩子足夠的適應時間

孩子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適應團體生活的疑問,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每個孩子需要的時間都不一樣,爸爸媽媽應該和幼兒園配合,盡己所能的提供孩子協助。

不管是親自接,或是由娃娃車接送,約好的接送時間,就一定要準時到達,不要遲到,造成孩子無謂的焦慮;如果孩子因為不想在校睡午覺而排斥上學時,不妨和學校討論,是否要只讓孩子上半天,減輕孩子的不適應狀況;當學校希望家長陪讀時,問清楚陪讀的原則,讓孩子能夠在你的陪伴下,逐步適應學校生活。

最後,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這樣只會造成自己和孩子的壓力,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只要給孩子足夠的適應時間,或許是一星期、一個月、兩個月,總有一天,他會成功適應團體生活。

本文選自:小太陽1-3歲Family雜誌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誘導愛買玩具的孩子?

        孩子在商店中吵鬧的行為約在兩歲左右就有可能出現,堅持的程度又隨個性而有所不同。對於比較小的孩子,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方法。知道他對什麼有興趣,並且這樣東西不在你的預算計劃之內,便不要帶他到那貨架附近,就算不慎經過也最好設法擋住他的視線,倘若就是那麼不巧讓孩子看到了死纏活賴,也最好以其他有趣的東西或食物吸引他。年紀較小的孩子興趣廣泛而且注意力短暫,與其在當場說理或糾纏,不如引誘他離開現場。隨著孩子認知和語言的發展,可以告訴孩子東西該買或不該買的理由:「東西太貴了媽媽沒有錢買」、「同樣的東西已經有好幾個了」、「等爸爸出國時再帶回來」等等,都是可能的理由。讓孩子清楚的感覺到出門購物是有「約束」的,而自己的慾望也不是隨時隨地可以滿足。孩子會漸漸學習認同您的理由,同時培養出延遲其需求的能力。當您的孩子問:「媽媽不是沒錢買玩具嗎,為什麼會有錢自己買新衣服?」或自動自發的說:「等過聖誕節才能買是不是?」時,您會驚訝他的學習能力之強。

  讓孩子學習延遲自己需求的同時,也要給孩子適度的期待和滿足。在年節或當孩子行為表現良好時即給予鼓勵,或偶爾買回孩子期待已久的東西讓孩子有個意外的驚喜。當孩子哭鬧時,請您千萬不要輕易屈服,但也謹記不要對自己所開出的支票黃牛。

  萬一真的遇到孩子哭鬧不休,最好是一言不發帶他到安靜的角落或帶離商店,因為此時不論是謾罵或說理,對孩子都是一種回饋,或成了討價還價的最好機會。此外,在孩子體力不足或年齡太小時,最好避免長時間的購物活動,因為孩子太疲累時也易因情緒不佳而哭鬧。

本篇文章出自親子&理財專區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喜歡被碰觸的孩子

 

作者  亞東醫院復健科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有些孩子,家長會形容他好像有潔癖,很愛乾淨,不喜歡身上髒髒的。做每件事情總是很小心翼翼的。很怕生,也很容易生氣。說他很愛乾淨,但是他又不喜歡洗頭髮,每次洗頭髮時,都會大哭。這是因為孩子個性氣質的關係呢?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或許可以用感覺統合的角度來去解釋及處理如以上所描述有點嚴重,又有點不嚴重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可能是觸覺過度敏感的感覺防禦所引起的。當我們手或是身體接觸到外界的各種觸覺刺激後,這些感覺刺激會傳到大腦去做處理調節,然後再根據這些的感覺刺激去做反應或判斷。而感覺防禦的問題,就是大腦對於感覺誤判了,因此有可能造成我們對於感覺有過度或不足的反應。會造成大腦誤判的可能原因,還不太清楚,有可能是大腦本身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大腦對於感覺判斷的經驗不足。而有觸覺防禦的人對於一般人所感覺到的輕觸覺,會有過度的反應或是感覺到不舒服的問題。感覺防禦,不僅只有觸覺會過度敏感,任何的感覺,都有可能。嗅覺或味覺也都有可能會有過度敏感的問題。

觸覺防禦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特徵:

1.不喜歡被碰觸到身體及臉部,討厭擁抱,不喜歡洗澡、洗頭、洗臉及剪頭髮。

2.對於衣服的材質特別挑剔,一定要將衣服領子後面的標籤剪掉。

3.偏食,不喜歡吃某類食物,例如:肉類根莖類等。

4.對於旁人的輕碰觸,會有過度的反應,常誤會成被旁人攻擊,而出現防衛性的打人行為

5.情緒不佳常莫名其妙的哭鬧及生氣。

6.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擾而不專心及分心

7.對於新環境較怕生,退縮,常黏著親人。

        觸覺防禦的問題,也常發生在發展遲緩的小孩族群中。嚴重的觸覺防禦的孩子,可能會有情緒及人際關係的問題,在人多的團體中,會帶給他們極大的壓力;他們不喜歡排隊。即使被處罰或被指責了,都無法解決這類的問題。也往往帶給家長極大的壓力。

    有觸覺防禦的孩子,除了尋求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協助外,建議可以多提供一些觸覺、本體覺及前庭活動來改善,但是要遵守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一定要讓孩子願意及主動的去接受及嘗試我們所提供的感覺或活動不要強迫,以免會讓問題更嚴重。觸覺活動包括:幫孩子全身按摩、用不同材質的衣物或毛巾擦拭身體、用大球或棉被壓身體、玩球池或豆豆箱;本體覺活動包括:吊單槓、推重物或攀爬架;前庭活動包括:盪鞦韆或溜滑梯。更進一步的可以詢問職能治療師,各種的合適的感覺統合活動以及觸覺刷的使用方式和關節擠壓的技巧。最後,要提醒家長的是,觸覺防禦可能會引起孩子的情緒不佳、容易生氣或容易分心,但是情緒不佳、容易生氣或容易分心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因為觸覺防禦所引起的喔。

 

文章發表於媽咪寶貝雜誌專欄中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在別人面前責罵孩子!

對孩子而言,責罵是相當私人的事情,有的孩子甚至視之為一種侮辱。孩子必須要嚴守紀律,但父母也不是爭吵時絕對的贏家,他們也得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因為誰都不想丟臉。不論孩子,還是父母,都想成為贏家。旁觀者並不受歡迎,因為只要有旁觀者在,雙方之中總有一方要為了顧全大局而讓步。

責罵孩子,請關起門來

責罵孩子這件事需要小心處理。因為這不只關係到為什麼要責罵孩子,還有關係著雙方複雜的角色扮演。角色分配很清楚。開罵的人為侵略的一方,通常會先開攻,而孩子就自然扮演防禦的一方。在吵架的過程中,雙方都企圖為自己辯護。父母開攻,責罵孩子,表示對孩子的行為舉止或人格有所批評。比方:孩子說謊,或是沒有整理房間。但,不論是罵人的,還是被罵的,都不好受。特別是對孩子來說,受到責罵時,都讓他們覺得很難過。

經常有些父母,沒有經過仔細考慮,就在孩子的兄弟姐妹、祖母、朋友或親戚面前責罵孩子。很多父母沒料到這會引起的反效果有那麼嚴重!有愈多旁觀者,加諸孩子身上的壓力就愈大。若在其他人面前受到責備,孩子會比平常更覺得難過。所以說,父母若是在別人面前責罵孩子,對孩子來說,就是種侮辱。

雙方的事情,由當事者二人來解決,才是上上之策。對孩子來說,只面對一方的批評,會比較簡單,而不用擔心還要受到其他人的指責。只有父親或母親一方跟孩子針對事情做討論,才是最佳狀況。

不要管旁觀者怎麼想,也不需要因為他們在一旁觀察,就覺得一定要跟他們證明什麼,好像其他人才是最懂得解決問題的人一樣。也不需怕其他人的幸災樂禍,因為──當事者不是他們呀!

--------------------------------------------------------

在別人面前爭吵並不恰當。不管是對事情本身,還是被罵的人,都沒好處。不論是大爭吵,還是小爭執,最好讓事情侷限於當事者雙方之間,會比較好解決。

--------------------------------------------------------

避免在眾人面前爭論

可想而知的,孩子都會想要博得認同,於是,就會對那些忍不住要插嘴或干涉的旁觀者下手。這樣一來,會把原本雙方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弄得很複雜。不久,原本爭論的重點,反而在旁人瞎攪和之下,把焦點模糊了。而這些「配角」們通常會造成讓人不開心的結果。這是我們在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中,都一再驗證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把事情侷限於當事者雙方間!更重要的是,孩子也會感謝你這麼做。

在另一半面前罵孩子,只會把問題更擴大

有時候,另一半要是加入戰局,通常對孩子來說是有利的。因為孩子常常能成功地把父親或母親拉到自己這一邊來,形成二對一的局面。你猜,哪一邊會贏呢?

在另一半面前罵孩子,結果通常都不怎麼好。通常另一半會覺得他有義務要介入調停。所以,不管是維護孩子,或者幫忙一起罵,總會對一方不利。

--------------------------------------------------------

如果旁觀者想介入,務必請他們不要插手。這樣一來,孩子才不會冀望從介入者身上,得到任何支持。

--------------------------------------------------------

暫緩處理,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若另一半企圖維護孩子,孩子就很難達到負責管教的那一方所希望的樣子。這樣一來,父母的教養會變得毫無成效,因為另一半的介入會阻礙所有事情的進行。這時候,可能出現的經典說詞就會有:「不要那麼嚴格嘛!」、「也沒那麼嚴重啊!」或者是「別管她了。她還是個小孩子呀!」其實,這些話,反而會導致將來問題變得更嚴重。孩子雖然暫時可以擺脫困境,但是問題還是存在,因為想要管教孩子的一方,並沒有機會把他不滿的情緒表達出來。這種沒有獲得解決,或者沒有好好做了斷的問題,可能會像回力棒一樣,不時地產生,不斷地造成困擾。

父母雙方要同坐一條船

想要解決問題,父母雙方應該要站在同一陣線,而不是互扯後腿。雙方要能有共識,對於孩子的管教,哪些事情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過去就算了;哪些就非得責罵不可。這樣才能避免親子間衝突的產生。

父母若是能站在同一陣線,也有正面的附加價值:孩子就不用還去考慮要不要把父母的責罵當真。因為他很快就會了解,父母並沒有相互對立,所以無處求助。

當然也有可能另一半加入戰局,反而對孩子不利。想想,一個孩子如何對抗兩個大人呢?對孩子而言,即便自己有再好的理由,也沒有機會可能贏過父母。遺憾的是,這種情形,其實還蠻常出現的,而且是以無預警的方式出現。

--------------------------------------------------------

父母應該達到共識,哪些孩子們的「惡行」要加以責罵及訓斥,哪些則不用。父母雙方應該是同一鼻孔出氣,而不是彼此吐槽。

--------------------------------------------------------

不要在孩子的兄弟姐妹面前責罵

處理兄弟姐妹間的關係,是相當困難的問題。兄弟姐妹雖然彼此相愛,但也很容易吵架。當孩子發現,要是跟父母說其他兄弟姐妹的壞話,或打小報告,可以免去自己挨罵時,孩子很有可能會自私地、毫不留情地去做這樣的事。特別當事情可能會惹得自己挨罵時,孩子或許會去編造一些複雜的情節,或故意使些小詭計。像這類打小報告的目的無他,無非就是為了要讓其他的兄弟姐妹挨罵。而父母其實常常無法看穿這種陰謀。

識破兄弟姐妹之間的詭計

來看看安東(四歲)的詭計吧!

當他要捉弄奧斯卡(六歲)時,他就會跑到媽媽那裡去,說些子虛烏有的事情來抹黑哥哥。但是媽媽卻看不出這個詭計,因為她不相信安東會做出這種事情。但事實上,安東確實有抹黑的能力。當哥哥因此而被罵時,安東就覺得很開心。這是他證明自己的能力可以凌駕於哥哥之上的方式。

媽媽是以正常的角度來處理這件事情。她希望孩子們能互為榜樣,彼此學習。年紀較大的孩子,應該要能比較理智。但是結果卻不是如此。所以她當著弟弟的面責罵哥哥。其實,父母應該要隨時注意一下,免得自己淪為孩子間權力較量的工具了。

--------------------------------------------------------

要是在兄弟姐妹面前挨罵,孩子會覺得特別沒面子。其他兄弟姐妹,也可能利用這項弱點,作為往後要與孩子作對時攻擊的把柄。

--------------------------------------------------------

                             

 

 

 

 文章引自 奧林寶貝親子報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寶貝看電視 不如多陪他玩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
 
 
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快點學會說話或認字,很早就讓小寶貝接觸媒體教學,雖然立意良善,但恐怕是弊多於利,與其依賴DVD,不如多陪孩子玩還比較實在。

專家指出,電視播放的影片雖活潑有趣,但聲光影像的變化太複雜與快速,幼童若頻繁觀賞會造成腦力過度負擔,且在大腦的預期作用下,導致對真實世界興趣缺缺,做事變得容易分心,往後在學校的課業表現會更差。

另外,兩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兒科與青少年醫學檔案」的論文警告,孩子越年幼開始看電視及看越久的電視,其懂得的生字、說的話或發音的量會越少,就算有開口,講出來的語句普遍很短或架構鬆散。而臨床上也發現,常看電視的孩子易仿效影片中誇張的對話方式或腔調,反而不利社交發展。

文獻確認,溝通互動是激發大腦語言學習的關鍵,特別是嬰幼兒正值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更需從和大人的對話中,透過模仿習得言語的表達與應用。

只要增加親子互動機會,多給予小傢伙們愛撫、擁抱與陪伴遊戲,常說故事、唱歌給他們聽,在刺激足夠的環境下,相信其認知、語言的發展應都能頂呱呱。

幫助不同年齡孩子增進語文能力

0至2歲:

1.為他做任何事時,不厭其煩地和其講話,說明正進行的活動與接觸的事物為何。

2.儘量以短句或簡單語彙敘述,並帶入引導、示範的手勢、動作。

3.告知目標物或當下動作的名稱時,速度宜放慢,並故意重複與加重語氣。

4.模仿孩子的表情以及聲音,給予主動的表現正向回饋。

5.選擇有鮮豔圖片,甚至能發出聲音或味道的童書,介紹裡頭的內容給孩子,鼓勵孩子在裡頭找出特定物品。

2至4歲:

1.在會話中,逐漸擴充孩子的語彙量、句子長度與複雜度。例如:「那是一棟房子,那是一棟有煙囪的房子。」「這是我的鼻子,鼻子可以聞花香味。」

2.幫助孩子認識情緒,明白背後的感受與肇因。例如:「弟弟在哭哭喔!是不是不能出去玩很難過?」

3.給予簡易指令,並帶領去完成。例如:「拿杯子給媽媽」、「把門關上」。

4.對孩子的發問或分享積極回應,儘量維持其有興趣的主題,延長彼此對話。

5.教導唱兒歌或背誦有意思的童詩,從中練習各種不同句型。

4到6歲:

1.共同從事活動,如購物、打掃時,多詢問其意見或感受,適時灌輸空間、算數、對比、分類等概念,應用在表達的語句中。

2.透過提醒、暗示,協助孩子能掌握對話時等待、輪替、持續、中斷等原則。

3.玩猜謎遊戲。提供功能、屬性等線索,請孩子說出事物名稱,並嘗試描述。

4.玩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假裝是特定人物或動物,討論可能的想法或作為。

5.多念繪本給孩子聽,每到一段落,鼓勵猜測接下來的情節,結束時詢問其看法,例如主角為何如此做,並試著看圖重述故事。

       文章轉自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300&f_SUB_ID=1793&f_ART_ID=267936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動還是過動

作者  亞東醫院復健科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許多帶孩子來評估的家長,都會反應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擔心是否有過動的情況。這些孩子的年齡從8個月-18歲都有。嬰兒期孩子靜不下來,爬來爬去的,父母親都抓不住,就擔心未來會不會是過動兒,幼稚園階段,字不會寫或寫的亂七八糟的,也會覺得是注意力不夠,不夠專心,開始擔心上小學怎麼辦?中小學階段,成績考的不理想或是上課不專心,也會懷疑是不是注意力不佳所造成的。做父母親的似乎總有擔心不完的事情。

    對於真正的過動兒(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資訊,家長們可以從書籍、網路或是醫療院所得到了解及幫助。不過有更多的孩子,都還不到被診斷為過動兒的程度,但是,孩子的行為的確讓家長或是老師們傷腦筋。或是每個專業人員對於孩子的行為解釋說法都不同時,更會讓父母親們不知所措。搞不清楚孩子到底是好動還是過動呢?

    對於讓父母親傷腦筋的過動行為,建議可以從三個角度去分析︰環境、活動要求以及孩子本身。

針對於孩子的環境部份,孩子有過動、不專心的行為,是不是環境的刺激或干擾因素太多了?常見的情況是,家長們都說孩子在寫功課時,很不專心,要寫很久,邊寫邊玩…等。再仔細的了解後,才發現當孩子在家寫功課時,旁邊的大人正在看電視或是有其他小朋友在玩。或是,孩子在寫功課的桌面,有太多會分心的東西或玩具。而有些孩子只有在家比較好動,在外面或學校則表現的比較乖或比較穩定,這或許就是家長的管教方式或是孩子壓力的問題。另外,嬰兒如果玩具一次給太多,也會讓嬰兒玩玩具的專注力不足。有一些則是被貼上過動的標籤,如果父母親常常在孩子面前說他是過動的話,孩子就容易表現出過動的舉動或是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歸咎於自己是過動所造成。因此,試著減少環境的刺激物,也許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再來,是要檢視活動的要求,也就是孩子在從事什麼事情時,會特別的不專心?如果要寫的作業比較難,而孩子又不會請求協助時,就容易會不專心。或是,要學習的事務較無趣時,也會比較不專心。因此,家長必須要適時的提供協助或選擇適當的活動。

最後,是孩子本身的特質,有些孩子的氣質就是比較活潑,他們做事情是有目的、有順序,會用大腦去思考的。而真正過動的孩子則是,常常不經過思考就先做再說、很衝動、常常搞砸事情。另外,學習能力較不足或是智商較高的孩子,也常常被認為注意力不足,學習能力較不足的孩子,常常聽不懂老師所教的東西,自然的上課就容易分心;相反的,智商較高的孩子,常常覺得老師教的東西都會了,無法滿足他,也會表現出比較不專心的樣子。另外,孩子的年齡也是要考慮的,三歲以下的孩子,發展尚未成熟,因此,要他們像學生一樣,乖乖坐著學習是比較不可能的。這階段的孩子,就是要去探索環境,會表現出比較好動的樣子,這也是父母親要了解的。

並非每一個讓父母親很頭痛的孩子就都是過動兒,有些則是其他問題所延伸出來的過動或不專心表現。也許是我們的教育方式不對或環境需要做調整改變的。這些是需要父母親仔細的去分析觀察的,千萬不要輕易讓孩子貼上過動的標籤。

文章發表於媽咪寶貝雜誌專欄中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嘰嘰呱呱愛插嘴

     朋友來訪時,每當媽媽和客人聊得正起勁兒,孩子就開始要媽媽要幫她拿玩具、不然就是問東問西。已經上大班的孩子,為什麼客人來訪時,卻表現得比平常更好動、愛說話,不斷地在大人談話間打岔呢?

孩子喜歡參與、希望獲得注意
除非孩子的個性比較內向,否則5、6歲大的孩子多半是愛說話的。一般而言,4歲多的孩子大都有愛吹牛、愛現的表達特質,到了5、6歲,比較見多識廣,就更會嘰嘰喳喳了。如果孩子說話的時機恰當,大人可能會認為孩子聰明伶俐,好會說話;若說話時機不對,就會嫌他多話、插嘴了。

孩子喜歡在客人來訪時插嘴,通常是因為他認為訪客不只是爸爸或媽媽的客人,而是全家人的客人,而他是家中的一份子,所以他會很希望加入談話,並表現自己的能幹。因此,孩子在客人來訪時,常常會顯得比平常還好動、愛說話。但是,如果孩子的表現太過強烈的話,也可能是因為他太興奮,或是覺得客人搶走了爸媽對他的注意力。

讓孩子先認識訪客,安排玩伴
家中有客人來訪前,爸媽最好能事先跟孩子介紹客人,讓孩子熟悉一下,例如︰姓名、關係和來訪的目的等等,孩子有了心理準備,就比較容易在客人面前表現合宜。

來訪的客人,有可能是來探望全家人,是比較輕鬆愉快的造訪;也有可能是有重要的事情和爸媽洽談,是屬於比較嚴肅的來訪。如果訪客是為探望全家人而來,孩子當然可以和爸媽及訪客一起談話,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如果訪客是要商量重要的事,那麼,一定要事先為孩子安排一個合適的空間,或另外託人照顧孩子。客人家中若有年齡相近的孩子,不妨請他一起帶來,孩子有玩伴,不會覺得被遺忘,才能把打岔的頻率減到最低程度。

讓孩子學習招呼客人或學會等待
在大人談正事之前,讓孩子學習招呼客人,也讓孩子的表現欲得到滿足,是一個減少後續打岔的好方法。例如:請孩子幫忙拿拖鞋、端水果,給他作小主人的機會。等客人坐定後,孩子若能夠獨處就請他自己去玩,如果孩子的表現欲很強,則不妨先向客人介紹孩子,稱讚他的一些優點,給他一點時間表達他的看法,或請客人參觀他的房間和玩具。

如果孩子不想獨處,要跟在媽媽身邊的話,媽媽可將他喜愛的玩具或圖書拿到身邊來讓他自己玩,並告訴他︰「阿姨今天來找媽媽談事情,你在這兒蓋房子(或看圖畫書),等一下我們要看你蓋的房子噢(或聽你說故事)。」等他玩了一段時間快要耐不住的時候,再和他說話,例如問他︰「你看的是什麼故事呢?」讓他也有說話的機會;然後,再請他繼續做另一件事。

教導孩子適當的說話時機
請先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到何時是他參與談話的時機,而非一再禁止他,將他排拒在外。具體做法如下:

預告可以和孩子對話的時間:
大人商量要事時,往往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冷落一旁或好無聊。爸媽可以先安排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如:玩拼圖、積木等需花一些時間的遊戲),並說明大人有事要商量,大約多久之後可以陪他玩或欣賞他的作品。幾次下來,孩子發現大人言而有信,就能形成規範。
家人經常一起聊天:
無論是談論生活瑣事、看電視的感想或回答孩子問題時,都要認真專注,讓彼此感覺到一來一往談話的快樂。孩子不只能從談話內容中增長見聞,更會觀察及模仿大人談話的態度和口氣。
讓孩子清楚說話的段落:
孩子有時候急著講是因為怕自己忘記,大人可以表示:「慢慢說沒關係,我正在聽。」或「你說完了,那換我說囉!」讓孩子很清楚彼此的說話有一個段落,一個人講完才換另一個接下去說。

成長放大鏡!
5~6歲的表達特徵
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具備一般溝通的能力,可以正確地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對白。他們在語言表達上有以下特徵:

能言善道,話多且急於表達。
發音清晰,文法大多正確。
偶爾會口吃。
談話時會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

本篇文章出自  奇蜜親子網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為什麼愛動手動腳?

你不給我,我就推你!

孩子的攻擊行為有不同方式與原因

以一般的認知而言,攻擊行為是指對他人施以暴力,造成對方身體或財物的損傷;但由廣義來看,攻擊行為還泛指會造成他人身體或心理傷害的各種行為,因此,除了打人、推人、踢人、咬人、拉頭髮等肢體動作以外,言語上的叫罵、恐嚇、嘲笑等,也都算是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還可分為下列幾類:

.依攻擊的性質分
敵意性攻擊:針對特定對象,目的是讓對方受到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是一種懷有敵意的攻擊行為。例如:小平對睿睿生氣,所以攻擊睿睿。
工具性攻擊:並非故意傷害被攻擊者,只是以攻擊為手段,目的是想得到利益。例如:因為想得到對方手上的東西而攻擊對方。

.依攻擊的方式分
直接攻擊:對欲攻擊的對象直接施以身體或言語上的傷害。例如:小平認為睿睿搶了他的玩具,所以直接推打睿睿。
替代性攻擊:不直接攻擊對方,而攻擊其他人或破壞物品。例如:因為被媽媽責罵,而以摔東西或欺負動物來發洩怒氣。

攻擊行為隨性別與年齡而有差異

孩子的攻擊行為,會隨著性別、年齡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都認為男生比女生容易有攻擊行為;而2~4歲主要是身體的攻擊,之後就會漸漸轉變成較多的言語攻擊。

.男生動手,女生動口

許多研究指出攻擊行為是有性別差異的,男生的攻擊傾向和反應強度比女生要高,而且這樣的差異早從大約2歲時就已顯現。另外,攻擊的形式也有男女之分,男生較多身體攻擊,女生則較多言語攻擊。這些差異除了有先天的因素外,應該和女生表現出攻擊行為,會比男生受到更多的社會壓力有關。

.你不給我,我就推你!

2歲以前的幼兒,由於認知能力較有限,而且和他人的互動較少,所以雖然可能會有搶東西的行為,但並沒有攻擊的想法。2歲以後,與他人的互動漸增,但卻仍很「自我中心」,不會考慮到他人,對事情的反應很直接,如果想要某樣東西,可能就用搶的。這時期是以「工具性攻擊」為主,也就是目的在獲取好處,而不是故意傷害他人。4、5歲以後的孩子,因為已經愈來愈了解行為的意義,也對行為與結果的關係有自己的解讀,所以是以「敵意性攻擊」為主,也就是刻意想要讓對方難過或受到傷害。

.動口多了,動手就少了

3、4歲是孩子攻擊行為的高峰期,因為年幼的孩子在面對衝突的情境時,反應都比較直接,也較不懂得與他人溝通協調。而隨著心智與口語能力的增長,孩子漸漸發展出同理心,能夠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原因,並且也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可以用口語來解決問題,所以隨著年齡漸長,攻擊行為就會愈來愈少。

雖然攻擊行為可能只是孩子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現象,爸媽不必太擔心;不過,有些孩子的攻擊行為是長期持續,甚至愈來愈嚴重,因此,爸媽仍應注意孩子的行為狀況。

當下處理孩子的攻擊行為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除非是想故意引起大人注意,並沒有造成傷害的疑慮,否則爸媽應該立即制止,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爸媽可先將孩子帶離現場,給他適當的空間,讓情緒得以緩和。然後再試著和孩子溝通,了解事情的原委及孩子的想法,糾正孩子對他人行為的錯誤歸因,打開孩子的心結。

爸媽可視情況給予適當的處罰,剝奪孩子某些權益,例如:取消出去玩的權利,或是減少看卡通的時間等。處罰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原則是要清楚明確,讓孩子容易遵循,而且爸媽要確實執行,也要避免出爾反爾或彼此的教養態度不一致。

在平常生活中示範正確態度

無論是過度縱容或高壓的教養態度,都可能養成高攻擊性的孩子。爸媽如果對孩子太過溺愛,造成孩子的任性及自我中心,當孩子在外受挫時,就容易因無法接受挫折而產生攻擊行為。而如果爸媽是採取權威式的教養,甚至不時施以體罰,更會讓孩子學習到用暴力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所以適當的教養方式是相當重要的。

.良好的言行示範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如果爸媽本身相當情緒化,容易發脾氣,或是經常吵架,使用粗暴的語言,孩子都會耳濡目染,變成傾向用同樣的方式與人互動。所以爸媽應盡可能維持溫暖的家庭氣氛,大家都能用理性、體諒的態度互相對待。另外,影音媒體的暴力污染也可能是孩子出現攻擊行為的原因,爸媽也必須注意孩子接收的內容是否恰當。

.教導孩子與人相處的技巧

年幼的孩子出現攻擊行為,往往是因為社交技巧不足,無法用適當的方式處理與他人的衝突,所以爸媽應該多教導孩子尊重別人、遵守規則、分享、輪流、等待、溝通等人際互動準則,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相處。

.提供發洩體力和紓解情緒的管道

讓孩子有適度的體能活動,發洩過剩的體力,或是用繪畫或勞作等方式來宣洩情緒,也是減少孩子攻擊行為的方法。另外,爸媽還可以教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技巧,例如,覺得生氣時,先把頭轉開,把手放到口袋裡,然後做幾次深呼吸等等,讓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行為。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立即的處理當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爸媽平時就要做出好榜樣,用適當的態度及言語與孩子及他人互動,讓孩子真正體會,並不是「動作大」或「聲音大」就能解決問題,其實「以理服人」比「以力服人」更能夠獲得他人真心的尊重。


 

文章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孩子一起快樂用餐~從瞭解孩子發展特質開始

想和孩子一起快樂用餐,最重要的關鍵要從瞭解孩子的發展特質開始。

國外的研究顯示,懷孕媽媽吃的食物的味道,會透過胎盤傳到羊水,而六個月大的胎兒已經可以嚐出羊水的滋味。在餵母乳的階段,食物的味道也會影響母乳。可見,媽媽對食物的喜好已經影響寶寶味覺的偏好。

多樣化的食物選擇,原味最好

從添加副食品開始,就要讓孩子接觸到不同食物的味道,食物的調味也要盡量減少,多讓孩子品嚐到食物的原味。此外,從小養成孩子喝白開水的習慣,或是讓他喝果菜汁而非純果汁,這樣可以讓孩子不排斥蔬菜,這是全家人一起養成健康飲食的好機會。不要因為大人的喜好,讓餐桌上只出現固定食物,烹調方式也可以盡量多變化,以免讓孩子在無形中偏好某種口味。

準備孩子容易抓、容易吃的食物

當孩子想要試著自己用手抓東西吃,就是透露「想要自己吃」的意願,也是學習自己吃東西的開始。這個時期,你可以準備像是小飯糰、蘋果片或是長條的蔬菜棒這類方便孩子用手抓也不太會弄髒的食物,讓孩子自己拿著吃,並且可以對他說「你好棒哦,會自己吃了耶」、「吃得好乾淨哦」等等,鼓勵並認同孩子想要自己吃的意願。

準備專屬的餐具

當孩子開始學習自己吃飯,為孩子準備專屬的餐具也很重要的。尤其孩子剛開始學自己用餐具吃飯的時候,如果有方便抓握的湯匙、弧度恰當且不易滑動的碗盤,都可以增加孩子想要吃飯的動機,而且擁有屬於「我的」餐具,更可以讓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喔!

由於要讓孩子多多練習,當然會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你可以在孩子的餐具下鋪塑膠餐墊、椅子下鋪著報紙,都可以讓你更快收拾好。

有固定的用餐時間

孩子剛開始學會走路的時候,對任何事物都有興趣,很難集中注意力在吃飯上面,但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一直等他把東西吃完或是忍不住動手餵他,要讓孩子養成有固定用餐時間的觀念。而在用餐時間內,你要有耐心地陪著孩子吃飯,而在用餐時間快要結束時,也要記得提醒孩子。漸漸地,他就會養成在固定時間內吃飽的習慣。

如何看待孩子挑食的問題

兩歲前後,正好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時期,喜歡和不喜歡分得很清楚,所以他可能開始只挑某些食物吃。你不用太擔心,因為這只是個過渡階段,就算他現在不吃某些食物,你還是盡量讓他有機會可以看到、吃到各種食物。因為也許他看到了其他人吃得很高興的樣子,突然有天他就會想要試試看。

本文選自:信誼小太陽Family雜誌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抗拒洗澡怎麼辦?

孩子很可能是嬰兒期有過不愉快的洗澡經驗,導致長大後害怕而不願意洗澡。

嬰兒懼怕洗澡的原因大致有幾點︰

(1) 水溫不適︰您可用手試試水溫會不會太熱或太涼。最好能用溫度計,夏天水溫為攝氏三十七度至三十八度,冬天水溫為攝氏三十九度至四十度較適宜。
(2) 滑動:不妨在澡盆底墊塊毛巾或浴缸專用的防滑墊子,減少滑動。
(3) 抱得過緊︰這會使嬰兒受驚或激怒。
(4) 洗澡水濺到五官。

幼兒不愛洗澡的原因︰

(1) 洗澡經驗不佳。父母為了趕時間,洗時用力匆促,不顧孩子的感覺;或是肥皂水跑進耳朵、眼睛,引起哭鬧。
(2) 孩子想藉此喚起父母的注意。
(3) 想自己決定什麼時候洗,不喜歡一被叫就停下手邊的事情去洗澡。
(4) 父母不覺得洗澡是件好玩的事,只一味清洗,同時加上一些責備。

運用小技巧解決問題

以上原因都可能使孩子抗拒洗澡,除了針對原因加以改善之外,還可以運用下面兩個方法︰

1.利用洗澡時間說故事,這麼一來,孩子每天會很期待洗澡,只要告訴他︰「說故事時間到了。」他就會跑到浴室裡等待,在一面聽故事一面洗澡的過程中,孩子還會興致盎然地和母親討論故事內容,以及白天的所見所聞,因此,這段時間就變成母子最佳的溝通時刻了。

2.將一個小玩具藏在漱口杯或臉盆等地方,在限定的時間內讓孩子找出來,找到後孩子會很開心,這時再愉快地進入澡盆。

解決洗頭比洗澡更令人害怕的問題

有時候,孩子不愛洗澡是因為不愛洗頭所致,很多父母都覺得洗頭比洗澡更累人。嬰兒期父母還能用抱的,一手托住孩子的頭,另一手洗。等孩子漸漸長大,身體重了,頭也大了,再這麼洗就很吃力了。而且,孩子也常會因為姿勢不安全或不舒服,以及流到臉上和耳朵的水而哭鬧不已,不肯洗頭。

孩子如果不愛洗頭,媽媽可以在洗前先輕輕地抓他的頭皮,讓他覺得洗頭是件舒服的事。等滿頭都是泡沫時,抱著他照鏡子,幫他抓出各種髮型,也讓他自己抓著玩,這樣洗頭就有趣多了。

至於棘手的沖水部分,不妨這樣處理︰在孩子一歲多能坐穩在浴缸內時,讓他坐在有水的浴缸裏,抹上洗髮精抓過頭皮後,先將孩子的上身往後傾,一隻手托住他的頭,一隻手清洗前額的頭髮,然後讓孩子坐正,再舀水沖洗後腦勺。由於採坐姿,孩子較有安全感,水也不會流到耳朵裡,而且,沖後腦勺時,孩子會覺得很舒服、很好玩。

孩子再大一點時,如果要讓他低頭沖水,剛開始時不妨買個洗頭專用的圓形帽給孩子戴,或是給他一條毛巾隨時擦拭。其實,只要配合得好,任何方法,都是好方法。

如果孩子非常怕水,也很排斥洗澡、洗頭,或是對身體的接觸非常敏感,這可能是生理上的問題,就得請教專家找出原因了(註)。

親子放鬆心情才能享受洗澡樂趣

只要父母放鬆心情,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喜歡洗澡,不過,要讓洗澡成為快樂的時光,父母也得費點巧思。

要享受洗澡的樂趣,父母首先要選個沒有壓力的時間幫孩子洗澡,這樣才能放鬆心情。洗澡前先告訴孩子,讓他有個心理準備,去收拾一下手邊正在做的事。

洗澡時,您可以邊洗邊輕鬆地和孩子聊天,了解他一天的生活情形。也可以順著清洗的位置,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也讓孩子學著清洗一些容易髒的部位(像是脖子、腋窩……)。同時,還可以和孩子玩一些遊戲(像︰唱兒歌、唸童謠、造詞、造句……),洗完穿好衣服後,記得親親他、抱抱他,誇讚他是個乾淨又可愛的寶寶,讓整個過程在輕鬆歡愉的氣氛中完成。

事實上,洗澡除了清洗之外,還是很好的親子相處時光,孩子可以從您輕柔的觸摸中感受到您的愛,也在輕鬆的聊天中向您傾吐心中的點點滴滴,特別是職業婦女,更該把握這段時光,讓親子間身體和心靈的接觸更加親密,相信這樣一來,頭痛的洗澡時間就會變成溫馨的同樂時光了。

本文引自:信誼奇蜜育兒gogo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