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訓練‧觀察如廁對發展的全面影響 | |||
文/郭盈秀 | |||
父母+寶寶‧做好準備了嗎? 雖然學習上廁所、認識大小便的是孩子,但往往最緊張著急的,卻是親友及父母。如廁的發展有跡可循,而最首先要問的就是: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從生理到心理,你們真的都準備好了嗎?
「擔心自己家孩子太晚學如廁,是不是發育遲緩;如廁的過程好像不是很順利,正常嗎?」愛孩子的家長,難免會想東想西,煩惱不已。台北市安東托兒所護理長余蕙智和教保組長葉亞楓表示,就如同學習吃副食品和走路,父母也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才不會適得其反。畢竟「如廁」,可說是幼兒時期的大事件呢!
2歲孩子的身體 大小便對於孩子而言,本來就是一件本能的行為,隨時都可產生反應。但隨著慢慢長大,小朋友逐漸需要融入成人的家庭生活,因此也開始需要能自我控制大小便。余蕙智護理長表示,首先,這與生理的成熟狀態有關。 從坐、站和走‧看肌肉成熟能力 大小便的動作看似簡單,事實上,卻是一連串生理機制的組成。以台北市安東托兒所為例,余蕙智護理長說明,雖然每個小朋友的發展進度不同,但仔細觀察,如果孩子可以在同一地點坐得住(超過5分鐘以上)、站得很穩,並且可以自由地四處走動,甚至出現完整的肢體動作(如出力抓取、扶住),就代表他的肌肉夠成熟,足以達到自我控制的程度,隨時都能進入如廁的學習階段。
面對大小便的反應 然而,就算生理發展已趨於成熟,如果孩子對於大小便和如廁的相關事物,沒有表現出較大的興趣,有可能是時機還未到,不見得代表有任何發育問題。葉亞楓組長表示,如廁這件事對於孩子來說,畢竟是比較陌生的;且因平常以包尿布為主,馬桶或便器也不一定是孩子平常就會接觸的實體物品,難免需要一些時間來了解與適應。
把握生活細節‧適時引導 既然大小便,是一件自然的例行公事,因此父母如能在平日生活中,適時加入如廁的觀念,長久下來,潛移默化中,多少會讓孩子產生興趣。 以安東托兒所為例,葉亞楓組長表示,通常吃飯或活動前後,孩子會有上廁所的跡象,因此可活用這兩段時期,如吃飯時一面說明:「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們每天吃進的食物,會跑到胃腸裡面消化,然後會變成尿尿或便便,最後就需要到廁所喔」更讓孩子能正向看待如廁,而非排斥。
如廁不只是孩子的事 如廁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很新奇的事,但畢竟什麼都不懂,因此引導者更顯得格外重要。余蕙智護理長表示,孩子最信任的莫過於父母,因此父母的表情和行為,都可能影響孩子對如廁這件事的看法。 懷抱堅定&鼓勵的心態 一般而言,2歲後是最佳學習如廁時間;但不少父母求好心切,擔心孩子落後一截。葉亞楓組長表示,每個小朋友的發展不盡相同,如果連家長都以緊張、比較的心態來面對,難免讓孩子處在緊張氛圍中,反而可能讓他們將如廁認知為「不愉快的事情」。 葉亞楓組長認為,家長溫柔而堅持的態度很重要;畢竟孩子的狀況自己最了解,只要掌握學習節奏得宜,維持良好親子溝通,多以鼓勵代替責罵,或許還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享受過程‧學會自我保護 如廁的學習,因為需要了解大小便的過程,也為孩子開啟認識自我身體的另一管道。以安東托兒所為例,余蕙智護理長表示,會先在教室內善加運用各種素材(如影片、玩偶、繪本、圖卡等),讓孩子先產生印象;接著,每天有固定四至五次的團體如廁時間,此時會直接接觸到自己的身體和大小便,有些小朋友會有疑問,老師也會藉機說明,如為什麼會這樣尿尿、大小便後要沖水的原因等。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此外,人身安全教育,也是值得重視的一環。葉亞楓組長表示,大野狼、誘拐、猥褻等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縱使每天親人會接孩子上下學,但如果能讓孩子擁有自我保護的概念,就能多一份安心。因此她舉例,在身體介紹課程中,老師會加入人身安全的說明,提醒小朋友要對陌生的碰觸有所警覺,進而能尋求協助。
|
|
專家指出,電視播放的影片雖活潑有趣,但聲光影像的變化太複雜與快速,幼童若頻繁觀賞會造成腦力過度負擔,且在大腦的預期作用下,導致對真實世界興趣缺缺,做事變得容易分心,往後在學校的課業表現會更差。
另外,兩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兒科與青少年醫學檔案」的論文警告,孩子越年幼開始看電視及看越久的電視,其懂得的生字、說的話或發音的量會越少,就算有開口,講出來的語句普遍很短或架構鬆散。而臨床上也發現,常看電視的孩子易仿效影片中誇張的對話方式或腔調,反而不利社交發展。
文獻確認,溝通互動是激發大腦語言學習的關鍵,特別是嬰幼兒正值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更需從和大人的對話中,透過模仿習得言語的表達與應用。
只要增加親子互動機會,多給予小傢伙們愛撫、擁抱與陪伴遊戲,常說故事、唱歌給他們聽,在刺激足夠的環境下,相信其認知、語言的發展應都能頂呱呱。
幫助不同年齡孩子增進語文能力
0至2歲:
1.為他做任何事時,不厭其煩地和其講話,說明正進行的活動與接觸的事物為何。
2.儘量以短句或簡單語彙敘述,並帶入引導、示範的手勢、動作。
3.告知目標物或當下動作的名稱時,速度宜放慢,並故意重複與加重語氣。
4.模仿孩子的表情以及聲音,給予主動的表現正向回饋。
5.選擇有鮮豔圖片,甚至能發出聲音或味道的童書,介紹裡頭的內容給孩子,鼓勵孩子在裡頭找出特定物品。
2至4歲:
1.在會話中,逐漸擴充孩子的語彙量、句子長度與複雜度。例如:「那是一棟房子,那是一棟有煙囪的房子。」「這是我的鼻子,鼻子可以聞花香味。」
2.幫助孩子認識情緒,明白背後的感受與肇因。例如:「弟弟在哭哭喔!是不是不能出去玩很難過?」
3.給予簡易指令,並帶領去完成。例如:「拿杯子給媽媽」、「把門關上」。
4.對孩子的發問或分享積極回應,儘量維持其有興趣的主題,延長彼此對話。
5.教導唱兒歌或背誦有意思的童詩,從中練習各種不同句型。
4到6歲:
1.共同從事活動,如購物、打掃時,多詢問其意見或感受,適時灌輸空間、算數、對比、分類等概念,應用在表達的語句中。
2.透過提醒、暗示,協助孩子能掌握對話時等待、輪替、持續、中斷等原則。
3.玩猜謎遊戲。提供功能、屬性等線索,請孩子說出事物名稱,並嘗試描述。
4.玩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假裝是特定人物或動物,討論可能的想法或作為。
5.多念繪本給孩子聽,每到一段落,鼓勵猜測接下來的情節,結束時詢問其看法,例如主角為何如此做,並試著看圖重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