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點時間 陪孩子玩  作者  亞東醫院復健科廖皇閔職能治療師

    兒童治療師每日的工作就是和一群慢飛的天使在玩,從遊戲的過程中去提供孩子所需的感覺刺激及動作訓練治療。和這群慢飛的孩子長期的相處下來,發覺到會玩以及會主動探索環境的孩子進步潛力是最大的。最有效果的治療就是讓孩子很有動機很有意願的去參與所有的治療活動。而要孩子有動機就是要讓孩子玩的很開心,很多的家長都會說,孩子很喜歡來上治療課程,因為他們覺得是來玩的。因此常在評估完小孩後,都會建議媽媽爸爸們在家中多陪孩子玩。但是每當這句話說完後,往往就會看到家長的眉頭皺了一下,然後就會得到很多的回應說:

 

要買哪些玩具給孩子玩呢?

我每天都會拿很多玩具或教具來教他玩,但是都教不會。

我都會帶他去公園玩,他都會自己玩阿!

我已經讓他去上很多的課程,這樣還不夠嗎?

每次要陪他玩,他都跑來跑去的,靜不下來,都坐不住,根本沒辦法和他玩…

 

許多家長的觀念及想法認為孩子來做治療就是要訓練和學習,印象中的學習就是要孩子乖乖的配合大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來做訓練,要求孩子單調的練習單腳站、串珠珠、認形狀或認顏色…等,有些家長認為最好是治療師可以再拿根棍子,這樣孩子才會乖乖的學。但這樣的場景只是讓我想到是在訓練馬戲團的動物做特技表演,而治療師的角色就是馴獸師。療育絕對不是這樣的進行方式。

常常治療師在介入孩子時,剛開始治療師都會跟在孩子的身旁做觀察,等看到孩子有喜歡的玩具或活動時,才會拿出孩子可能會喜歡的玩具或是設計一個孩子會喜歡的活動。如果沒有事先跟家長說明治療師的用意時,很容易會被家長指責說來做治療,治療師什麼都沒做,只會拿玩具給他玩!

其實要家長陪孩子玩的確是相當困難,很不容易的。難在家長沒時間沒體力以及不知道要怎麼玩,還有不知道為什麼要玩呢?

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就是玩,孩子是藉由遊戲來認識我們環境及做學習。而我們大人要協助的不是來幫助他們學習,而是協助他學習如何去學習。孩子要學的東西很多,是學不完的。我們要教孩子的不是片段的知識或技巧而是要訓練孩子有肯學、有動機、有專注力及願意嘗試的學習態度。對於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動機和情緒穩定,需要重視的是遊戲的過程,而非遊戲的結果。強調的是遊戲的過程中,孩子的主動性、情緒、專注力、遇挫折的態度…等。這些是需要我們大人協助孩子去養成的。

放下身段、融入孩子的玩法就是好的遊戲,遊戲不一定要按照書上的方式進行。要放下身段陪孩子玩,是需要心無旁鶩。如果有很多事情要煩心的話,也不建議陪孩子玩。因為陪孩子遊戲是需要很用心,很專心的觀察孩子的表現和情緒,需要適時的提供協助以及陪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如果大人同時還有其他煩心的事情,就很容易不耐煩或是動怒,甚至於想打孩子。最佳的陪伴孩子玩的時間是每日半小時,可利用睡前或是將看電視的時間拿來陪孩子遊戲。在這半小時放下手邊的事情,專心的陪孩子玩耍。而針對有發展遲緩的孩子,每日的半小時次數最好可以增加六到十次,增加的是半小時的次數,而不是延長玩的時間持續到好幾個小時。

和孩子玩是一門藝術,所謂的藝術就是方式、原則及理論有很多,但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是適合每位家長和孩子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會玩的很開心,很專心的在從事活動或遊戲,會一直想持續下去,有在動頭腦思考的感覺。遊戲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有這樣的表現。這樣的專注力完全不同於孩子看電視的專心,看電視的專心是發呆,腦袋是放空的。藉由每日半小時和孩子玩耍,來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模式,持續下去,家長們一定會感覺到孩子的成長及進步,這種的親密關係及成就感是最真實、最珍貴的。每日花半小時陪孩子,勝過花大錢讓孩子上各種的才藝班。

文章發表於媽媽寶貝雜誌專欄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的頭像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