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搗蛋鬼_偏差行為如何處理
精神科 王淳慧兒童心理師
|
|
「為什麼孩子總是講不聽,愈叫他,他愈故意!」、「 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這麼乖巧、有禮貌,我家小孩卻一直出狀況!」…,這是許多父母每天必須面對的困擾。除了希望自己的小孩功課好外,大部分的父母也會期盼自己的孩子乖巧聽話。在思考如何處理問題前,父母必須先知道問題發生的原因。「為什麼小孩會出現偏差行為?」,其可能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下列幾點:
一、 可能受到生理因素影響: (一) 疾病因素:父母常以為小孩頑皮、搗蛋、愛作怪,卻忽略孩子有生理異常的可能性。例如,注意力缺陷或過動症的小孩有好動、衝動的傾向,卻經常被誤解為故意搗蛋;有過敏體質的小孩容易產生反應過度、注意力短暫等行為。 (二) 發展遲緩而能力受限制:智能不足的孩子在學習規則上有困難,而容易被誤認為「講?聽」。語言能力發展遲緩的小孩,無法說清楚自己的需要而感到挫折,因此容易發脾氣。 (三) 天生氣質因素:有些小孩天生較好動,有些較文靜;有些生性敏感,有些則遲鈍。氣質並無好壞之分,若能了解孩子的氣質,父母較能夠清楚知道應該以何種方式與小孩相處。 二、 可能受到環境與個體互動因素影響: (一) 為了吸引大人關注:有時小孩出現偏差行為需要或渴望被大人關注,例如:小明打弟弟,媽媽就會注意他,那小明可能學會用「打人」來引起注意。 (二) 模仿學習而來:孩子經常看到父母或電視人物的講話方式很無禮、大聲的。長久下來耳濡目染,孩子表現出來的說話方式也會是直接頂撞他人、沒有禮貌的,且對此行為會覺得理所當然。 (三) 把問題行為作為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孩子哭鬧著要求要買玩具,許多父母會為了「平息小孩的情緒」、「避免在公共場所丟臉」,立即買玩具,以終止小孩的哭泣。小孩從此學會利用哭鬧、躺在地上吵的方式要玩具。
除了了解原因外,處理偏差行為也是考驗父母反應及耐心的一大重點。在處理孩子問題行為時,有下列幾點原則: 一、應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可每天安排「親子特別時間」(約30分鐘),與孩子相處或玩耍。以輕鬆的心情進行,不問任何問題及給指示。目的在於增加親子互信關係,不要讓孩子覺得親子關係只有「管教」,應該要讓他感受到關愛、享受親子互動樂趣。 二、在管教孩子上,你需要他人鼓勵與支持。 父母可以多認識有相同問題的家長,或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可協助確認行為問題的原因)。藉由此種方式,父母不但可以向其他家長或專業人士尋求資源協助,也能交換妙招、秘訣及安撫痛苦的經驗,減輕面對問題時的孤單感及壓力。 三、父母必須先以身作則: 要求孩子守規矩前,先要求自己身體力行。因為當孩子知道你是個「說到,但做不到」的人時,你就無法要求孩子以認真的態度面對你或自己的問題行為。 四、在處理小孩問題行為前,父母需先處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必須學會察覺自己的情緒,衡量表達自己情緒是否能帶來建設性的結果。如果適合表達,可直接「對事不對人」的表達自己情緒;如果情境不適合,則最好選擇以間接的方式紓解情緒。待情緒和緩後,再思考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法。 五、父母需要為孩子的問題行為設定行為規範,制定規範應注意下列原則: (一) 設定規範之前,必須先教導孩子了解哪些行為是「好行為」及「壞行為」。 (二) 應與小孩共同討論規範的內容,這樣有助於培養小孩的自律及責任感。 (三) 行為規則越具體簡單越好。如果規則太抽象,就很容易產生不同的解釋;反之,具體規則可避免親子雙方因認知不同而發生衝突。 (四) 在情緒平靜的時刻提出你對孩子的行為要求,可以減少親子關係對立。 (五) 父母管教孩子時,態度要「一致!堅定!」。孩子面對改變可能會出現忽略、抗拒等行為,若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態度是不一致或執行不徹底,孩子可能認為持續抗拒就可以不必遵守,而「不聽話」就變成一種習慣。 (六) 多去觀察孩子適當的行為,不吝嗇讚美/獎勵他們的努力。若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予讚美、適當的鼓勵,會讓孩子更有自信,讓孩子覺得父母親真的了解他,願意表現出更多好的行為。
|
|
轉錄自http://www.femh.org.tw/epaperadmin/viewarticle.aspx?ID=241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