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服務心得~看見生命的希望
亞東早療志工黎寶蘭
醫院,是貫穿人類完整一生歷程的地點,從出生到病,到老,到死亡;也是看透人生的最好場域。
2004年大哥在一場車禍中驟然離世,公公又因主動脈剝離在亞東開心團隊合作下救回一命,在短短一個月內,我面臨人生重大的二次生離死別,突然意識到生命的脆弱與可貴,也開始了我在亞東醫院志願服務的幸福人生。基於自我療癒,以及喜歡小孩的天真、可愛,我選擇了兒童為我主要服務的對象。
在早療中心近二年的時間,和部分學員的家長也從服務關係轉為像朋友般的親切,經俊逸媽媽同意,刊載分享孩子出生後所處遇的困難和心理轉折。
俊逸是兒科加護病房的常客,在坊間診所以早產兒身份來世界報到,出生時缺氧導指腦部受損。認識他時,像個海綿體「躺」在娃娃車裡,身體的骨架無法支撐他坐起來,更別說要爬、行……但俊逸總是帶著一張無邪的笑臉來做療育。和俊逸媽媽熟捻之後才了解,在媽媽開朗笑容的背後是經過多少的心理建設才能有這般堅強的力量,支持著他的寶貝一步步的復健。早產兒的心肺功能往往比足月生的嬰幼兒差,體弱多病使得他們母子在早療的路上增添許多變數和困難。俊逸媽媽非常清楚自己沒有退路,所有的困難若不由她一一克服,孩子便沒有希望。堅辛的三年,俊逸三歲了,終於可以「坐」著娃娃車進中心療育做復健。是多麼令人振奮的訊息!也是值得許多家長倣效的典範。
不論在4D兒童病房或是早療中心,看到孩子堅強努力為生命搏鬥,發揮堅毅的生命光輝,讓我重新看見生命的希望。家長,或阿公,或阿嬤,為自己家中的孩子不辭辛勞,不畏風雨的接送與陪伴服務的這幾年,我在服務對象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價值,感謝他們讓我參與他們的生命歷程,以及帶給我的醒思和啟示。我們每一刻都在做決定,選擇我們要成為「誰?」我們的價值,來自我們「自由選擇」。而「選擇」就是一種承諾,「自由」的另一層面是責任。透過自我覺察,選擇自己的行動,創造自己的命運及獲得生命的價值。
我認為自己是志願服務工作中的最大受益者。不但運用醫院教育訓練的資源,還有社工師的專業指導,也獲得服務對象生命歷程的經驗,讓我不得不督促自己要努力跨越自己生命中的鴻溝。當學會同理他人的感受後,更能夠尊重生命和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發現自己可以做得更多,也可以不斷地創造自己生命的價值。
本文亦發表於志工20週年特刊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