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溝通,不只透過語言,語言治療也不只教孩子說話;表情、肢體動作、聲音、手勢、良好的行為與情緒表現,對溝通產生的力量都不容忽視。 結束一堂治療,門外響起孩子細碎說話聲並緊接著叩、叩、叩的敲門聲。我等候在門內:是誰來啦,請進。這時孩子推開門,露出大大的笑臉並遞給我一張語言治療單:周治療師好,我回來了。我想要上語言課。媽媽在後面連忙補充說:『治療師,我們已經照你說的引導一段時間,現在想要回來讓你評估一下,我們進步了沒或還有什麼要加強的? 老師,排得出時間嗎』? 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一向感受急迫,也瞭解語言發展需要時間練習,這些充滿關愛的眼神我們都理解。父母在孩子2歲多時發現,說的詞彙過少,害羞、容易受挫、哭泣、模仿動機低落等行為而尋求協助。回想孩子這些時間的變化,我們經歷許多『感動時刻』。 孩子現在大班,將進行構音評估。每個孩子學習速度、接收方式不同,家長與治療師能給予的是讓每一階段充滿適切、多樣的刺激、用適合孩子的技巧引導、激發新能力並讓學會的能力更純熟。孩子的發展不是要如何贏在起跑點,而是若有偏誤如何早期發現早期調整。發展目標是審視孩子是否繼續向前的依據,父母持續觀察、引導、製造機會,能讓孩子重複練習,以至精熟。 以下分享一些對孩子語言溝通的提醒與建議: 1. 語言學習需要好的聽力與感覺輸入 2. 營造自然與歡樂的互動情境 3. 開口說話的時機 4. 別急著要孩子說清楚 學齡前應持續加強對複雜句子的應用與理解、物品細部解說等精確描述與運用,語法結構複雜化,並持續構音發展至較複雜技巧的塞擦音(ㄐㄑㄓㄔㄗㄘ)、擦音(ㄒㄕㄙ)趨近標準。以孩子自身經驗、繪本故事加強描述事件、時間、因果與抽象概念。 4~5歲孩子在認知、注意力、生活常規、符號與語音對應都有所建立,發音若需調整,可在此時接受構音評估與治療。一般認知、學習能力正常的孩子,粗估治療期約半年至一年可完成。小學前完成構音治療,對孩子注音、閱讀、聽辨與溝通品質皆有所助益。 以上提醒與建議,提供家長在生活中觀察引導,讓孩子有嘗試錯誤的機會,在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欣然與您共享孩子為我們帶來的成長習題。 |
|
文章引自 http://www.femh.org.tw/epaperadmin/viewarticle.aspx?ID=4428 |
- Apr 08 Sun 2012 00:32
【亞東醫院院訊】勿有大雞慢啼的觀念 談『語言治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