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醫療知多少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H7N9流感防治專區,內有各種版本的宣導、
衛教、通報等資料,提供各種對象選擇使用!
 
~感謝“蔡禎尹”在亞東醫院早療家族FB的分享
http://www.health.ntpc.gov.tw/_file/1459/SG/51363/D.html
www.health.ntpc.gov.tw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29日的講座,由於時間關係,周老師未回應家長的提問,在家長建議下,請周老師針對問題做些回應,請家長參考囉~

          語言治療                   周汝姍

2010-06-19以下整理出幾個代表性的提問,表示很多家長的困擾都很相近,未特別標示的問題,已涵蓋在每一題中,因孩子特質與能力互異,回覆若有未能切中需求的部份,還請家長多多包涵。                       

 

何時是作語言治療與聽能訓練的時機?

:

孩子聽力缺損應配帶適當的助聽器或電子耳,並進行聽能訓練有助於對於聲音的察覺、辨認、而至理解語言的意義。語言治療與聽能訓練的內容,在語言前技巧與認知訓練會有所重疊,同時若能有聽能老師、家長共同協助,加強孩子對聲音質與量的輸入與刺激,是最好不過的,但往往語言治療等待個案眾多,在未排入語言治療的這段時間,請家長務必多給予聽聲音的經驗與習慣,並遵循聽能老師的指導與建議積極練習。

 

孩子常說一些聽不懂的話,對他解釋過也不記得,有時反而硬要作,脾氣不穩定

 (家長提問學習、理解問題、語言理解、固執、情緒的答覆亦請參考)

:

語言能力包括聽覺理解和口語表達,有些孩子表達流利,但卻不見得懂得什麼意思,以記憶與模仿得來的語句與人說話,有時文不對題或令人感到怪怪的,這是語言治療師所謂的語用技巧不佳。所以會讓人高估了孩子的語言能力,以為他都懂得。所以要讓孩子理解一些事,除了口語的解釋外還可以配合當下情境給予動作示範,或依照他說的話作一次,來釐清這是孩子真實的表達還是只是沉浸在某個情境裡的仿說,透過我們的反應讓孩子理解這句話真實的涵義。不合情境的話有時要視當下處理時間長短,可先給予忽略或順著孩子說的去作,但必須附加一個孩子不喜歡的活動,藉此削減不適當的言語或行為一再毫不緩減的出現。(此項處理父母須瞭解孩子從喜歡到不喜歡的事物程度,包括孩子該年齡會作該作而不作的事,父母處理時不可挑戰自己極限、說出或作出賭氣的事,而是以調整孩子的行為處理為目標)。

 

孩子易怒有暴力行為,家長有時妥協有時以暴制暴

(家長提問孩子固執、情緒、生氣、哭鬧、情緒管理、注意力的答覆亦請參考)

:孩子在認知理解、口語表達及注意力尚待加強或能力不足、合併有衝動的行為時,整個行為就更不受控制;直接的動作表現往往是孩子此時唯一會有的互動技巧”,之前的耳提面命、處罰似乎完全發揮不了效果

我们可能錯估或過度加入成人的思維,誤解與高估了孩子當下的想法,例如:我們覺得是”或”偷”,孩子其實是看到了東西還未經思考處理,直覺就要”,不要認為孩子不要思考而去責罵、處罰他,而是父母須要想如何協助他並學習調整行為的技巧。當我們看到打人”的動作,孩子其實是想跟別人玩卻不知如何表達。孩子未經思考,情緒與肢體動作是快速、直接的反射動作。常模仿大人或其他孩童不良行為,是因為這些情境中,家長或模仿對象強烈的情緒令孩子印象深刻…(就像我們常說的~好的不學、壞的學得很快)

要孩子怎麼表現與其再三叮嚀或處罰,不如直接給孩子看或將其行為轉移至我们都可以接受的表現上,例如:在玩樂過程中孩子看起來生氣了,出手前,大人適時出現將情緒連結至:你生氣了~那妳要不要休息一下或自己玩吧~或孩子開心跑向同伴想加入,大人可拉著孩子即將伸出去的手去拍拍同伴,以孩子的口問吻示範跟同伴說:我想要和玩.

當行為導正以良好的互動行為、口語表達獲得同伴一起玩的認同,最重要的此時還要給予明確的鼓勵將好行為強化,才算完成新行為的引導。例如:你看~小朋友和你一起玩了~一起玩真開心,你會和小朋友打招呼了,真棒!待行為穩定後再慢慢示範如何交換玩具、輪流等技巧。大人可嘗試加入遊戲扮演不合作的孩子,讓孩子看到與感受此狀況,若造成遊戲必須暫停的後果,可激發或觀察孩子的處理能力。

以暴制暴解決不了孩子與父母的問題,也不是”愛的教育”不打不罵就可以了~而是在愛的包含與對發展里程的理解中、耐著性子階段性的以喜愛的活動增強、以不愛卻必須執行的活動削弱,來處理孩子的問題骯;不要過於忽略或輕易妥協放棄,找到能讓自己冷靜的方法喘口氣與能適時換手(態度要一致)的對象,加油後再接再勵~

 

四、小孩說話口吃,傳達句子少了很多字,但意思一樣

(家長提問生活會話、模仿說話亦請參考)

答:

是否為口吃須要治療師的評估,或許是因為理解儲存的詞彙不足,基本句型還不完備,以致難以組織成完整句表達自己的意思。建議在孩子又出現相同的語句時,延伸孩子的語句變得更完整或幫孩子澄清是否有其他的意思。有時我們要求孩子說得長一點、多一點、完整一點,是否忽略給予更多的語言示範? 在有感受、需求、現象出現時說給孩子聽,然後製造機會讓孩子說說看,但不能像考試或命令,因為這樣的溝通氣氛只會讓人感受壓力令人想逃離呢。

 

五、孩子年齡不同無法和諧玩在一起,想陪他們一起玩或看書無法維持五分鐘以上,感到灰心束手無策

答:

孩子年齡層不同玩樂的技巧與專注時間都不同,要同時進行,是一個高難度的考驗。或許可以每次以陪一個孩子為主,以他的年齡與能力為考量,也歡迎其他孩子自由加入或中途離開,這樣媽媽的壓力應該會減輕不少。在家陪孩子不比老師上課輕鬆,因為兄弟姊妹不同的年齡外,還有其他家庭活動正在進行、成員也可能無預期參與其中,建議善用家中成員與自然生活情境,請孩子幫忙傳遞物品、傳話或在洗澡、穿衣、吃飯時聊聊天、在車上聽音樂、睡前說故事等,把期望一次完成的事分散在很多時間進行,把握每一次互動的時間與情感交流的品質,就算只有短短三分鐘,對孩子而言都是很棒的互動示範與經驗!

 

六、孩子無法說出長句子花很長時間(2~3小時),大家都失去耐心,不知是不願意還是作不到,很希望激起孩子學習語言的熱情,較長句子的表達對我和孩子都很重要 

(家長提問孩子會說可是不想說話,亦請參考)

答:

孩子若已有短句子的能力,可能因缺乏對事情因果的理解且缺乏視覺的提示(相片、圖片、繪本)下,或許早就忘了。或覺得已經說了,大人都知道,為什麼還要一直說,感到疑惑甚至興趣缺缺,因為此時要說出長句子,動機最強的是大人不是孩子。建議以孩子有興趣的事物、生活經驗為主題,將因為..所以,先..後等關係熟練,或利用繪本圖片中人事物的關係,說一次給孩子聽,然後點著順序鼓勵孩子說一次,先不要求一模一樣的說法,允許孩子有時間自我思考、組織的機會,大人所說的只是提供材料與示範,孩子表達有遺漏或不完整,我們再加以擴展或補足,不要以考試、驗收的態度要求孩子,免得喪失了溝通的樂趣唷~

 

七、遇到問題無法用口語表達出自己的困境,發音不清楚

答:

除了提供多種選項讓孩子選之外,或許還可以用故事腳本練習可能遇到的問題與自己可解決的方式有那些。例如:我忘了帶課本,我可以先舉手告訴老師,說:老師對不起我忘了帶課本了,我可以和老師借或跟同學一起看嗎?建立多種處理腳本,讓孩子自己唸至熟記,而能在有狀況時提醒自己照作。在家或學校可製造一些狀況讓孩子依腳本套用,增加說出問題、處理問題的經驗並內化為一種能力。發音不清楚,若真的無法自行修正養成習慣,可以依就醫方便性與時間持續性考量,帶孩子至醫療院所進行語言治療,將發音問題改善。

 

 以上問題由亞東醫院 語言治療 周汝姍 回覆       

 

亞東醫院早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